2012年全省农资产品质量抽查和执法打假情况新闻发布会

湖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2-04-13 15:47 【字体: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今天我们将发布2012年全省农资产品质量抽查和打假执法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蒋新祺先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新楚先生。首先请蒋局长发布新闻。

  蒋新祺: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落实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我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质监利剑护农执法行动。在此,我向新闻界朋友通报前期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农资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今年2月底,我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查了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4大类,其中农机又包括小型柴油机、小型潜水电泵、碾米机(粉碎机)、农用运输车、耕整机、喷雾器和收割机7种产品。4大类产品共抽查661批次,经检验,合格590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9.3%。其中抽查化肥369批次,合格336批次,合格率为91.1%;抽查农药71批次,合格62批次,合格率为87.3%;抽查农膜2批次,全部合格;抽查农机具219批次,合格190批次,合格率为86.8%(收割机因季节原因暂没有抽样检验)。

  2、农资专项执法打假情况

  3月12日,我局在湘乡启动2012年全省质检系统“质监利剑护农”执法行动以来,系统上下全力以赴,紧紧抓住三个重点,集中开展三类检查,精心组织“三千”活动,突出落实三个强化、着力完善三项机制,执法打假、质监护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初步统计,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764人次,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08起,同比减少50.5%,其中查办了湖南金信复合肥有限公司无证生产、销售复合肥等一批较大案件;扣押、封存不合格化肥200余吨,同比减少66.7%;查获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货值850余万元,同比减少54.8%;为农民朋友减少农业生产损失779.6万元。此外,各地组织宣传咨询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1651份,调查问卷9513份,在省、市媒体宣传报道300余次。

  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1、化肥。本次抽查的化肥产品主要是复混肥、磷肥和其他肥料(碳酸氢铵、钾肥等,下同),涉及生产企业204家。从整体情况看,企业合格率为89.2%,产品合格率为91.1%。与2011年同期比较,企业合格率提高5.6百分点,产品合格率提高8.4个百分点。从不同产品的抽查数量和检验结果看,复混肥抽查300批次,合格273批次,合格率为91%,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磷肥抽查32批次,合格28批次,合格率为87.5%,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他肥料(碳酸氢铵、钾肥等)抽查37批次,合格35批次,合格率为94.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从产品的内在质量看,复混肥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总养分、有效磷含量和氯离子等指标不合格,24个不合格产品中,总养分不达标的8个,占33.3%;有效磷含量不达标的6个,占25%;氯例子超过标准规定的9个,占37.5%。还有少量产品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和水分不符合标准要求。总养分(氮、磷、钾的含量)是复混肥的重要质量指标,总养分不达标,表明肥效不足。象泸溪金大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5—15—15硫酸钾型复混肥,标准规定总养分应大于等于45%,而实测值只有29.1%,低于标准规定15.9个百分点。氯离子不合格主要是部分产品氯离子的检验结果与标注的氯例子含量等级不符,如宁乡县百顺复混肥料厂生产的复混肥,包装上表明“中氯”(标准规定“中氯的氯离子质量分书小于等于30%),而检测结果氯离子质量分数为33.7%,超标3.7个百分点。今年抽查磷肥的数量比往年少,主要原因是抽样时部分企业尚未生产。磷肥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有效磷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4个不合格产品都存在这一问题。个别产品有效磷含量比较低,如湖南省浏阳市金星化肥厂生产的钙镁磷肥,标准规定有效磷应大于等于12%,而该产品实测值只有4.58%,有效磷含量不及标准规定的一半。

  2、农药。我省目前大约有农药产品生产企业40余家,由于部分企业前段时间未组织生产,因此只抽到了22家企业的71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7.3%,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抽查的品种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螺剂和除草剂四种。今年农药抽查结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没有发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原药,如1605、甲胺磷等。二是所抽查4个品种的产品合格率基本相当,都是86%左右;三是部分产品仍然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问题,即高效低毒或中毒的乙草胺、速灭威、三唑磷等原药用量不足,9个不合格产品都有类似问题。这种原药含量不足的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农民使用后达不到预期杀除效果,影响农作物病虫害治理,坑害了农民利益。

  3、农用地膜。我省农用地膜生产企业较少,目前掌握的只有两家,且生产规模很小。本次抽查了这两家企业的两个产品,经检验,质量全部合格。

  4、农用机械。

  (1)农用小型柴油机。我省农用小型柴油机生产企业有10余家,主要产品为小功率单缸柴油机,企业主要分布于益阳、常德和衡阳三市,其中益阳占三分之二。近年来,我省农用小型柴油机的质量稳步提升,过去存在的烟度和噪声超标、铭牌标识与实际功率不符等质量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去年市场风险监控抽查合格率达到80%多,高于外省同类产品质量水平。今年抽查了20个批次,除一个企业的两个产品标识不合规定外,实物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2)碾米机(粉碎机)。本次抽查碾米机(粉碎机)30批次,涉及17家生产企业,其中14家企业在双峰县。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双峰县碾米机(粉碎机)生产企业的整治力度,淘汰了一批效益低、质量差的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近3年来的抽查合格率均保持在90%左右,今年抽查合格率虽有所波动,但不合格项目比较集中,主要反映在噪声和吨料电耗两项指标上,且检测值与标准值都差距不大。入湖南银杉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6NF—2.2柜式碾米机,标准规定噪声应小于等于85分贝,实测值为86.8分贝;又如湖南省湘中兴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9F—26多功能饲料粉碎机,标准规定吨料电耗每小时10KW,实测值为每小时10.5KW。这些指标虽不影响安全使用,但未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3)农用小型水泵。本次抽查的农用小型水泵均为潜水电泵,共抽35批次,涉及28家企业,其中不合格产品5批次,涉及4家生产企业,企业合格率和产品合格率均为85.7%。农用小型水泵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规定点流量、扬程”达不到标准要求,即某一型号水泵在规定流量下的扬程达不到型号标称值的要求。这个项目属于B类指标,反映的主要是某一型号水泵工作时的基本性能。如双峰县恒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QDX3—45—1.1小型潜水电泵,检测时在3立方米/小时的流量条件下,扬程只有12.36米,不及标称值45米的三分之一。

  (4)农用运输车。本次抽查的农用运输车包括多用农田作业机、拖拉机、三轮汽车等多个品种,涉及28家生产企业,其中有3家企业的3个产品不合格,企业合格率为89.3%,产品合格率为92.9%。从这两个结果看,我省农用运输车的质量明显好转,尤其是在安全性能方面。以往的市场风险监控抽查结果表明,农用运输车不同程度存在制动性能差、外廓尺寸超长超宽、安全装置不健全、动力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农民形象地把这些问题产品称为“马路杀手”。今年抽查的结果大不相同,所抽42批次产品,尚未发现涉及安全方面的质量问题,只有3个产品(均为拖拉机)环境噪声超过标准要求。标准规定环境噪声要小于84分贝,而这3个产品的环境噪声检测值分别为88、87和86分贝,虽都在属于边缘指标,但表明农用运输车的环保技术要求有待提高。

  (5)水田耕整机。我省是个农业大省,水田耕整机生产企业相对较多,但生产规模都不大。本次抽查涉及67家企业89批次产品,涵盖了这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和基本品种。经检验,14家企业的14批次产品不合格,企业合格率为79.1%,产品合格率为84.3%。本次抽查的耕整机品种主要有4种,按其检测结果分,微型耕整机质量较好,抽查42批次,全部合格;几次是双辊耕整机,抽查19批次,合格14批次,合格率为73.7%;单轮耕整机、双轮耕整机质量问题相对较多,分别抽查20批次和8批次,合格率只有70%和62.5%。耕整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安全防护;二是动力离合装置;三是动力源的停机装置;四是防护装置强度。14个不合格产品中,安全防护不合格的占100%;动力离合装置不合格的占71.4%;停机装置不合格的占57.1%;防护装置强度不达标的占28.6%。这4项指标都是A类指标,直接关系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中安全防护尤其重要,主要体现在带轮和驱动轮的防护上。标准规定:“带轮传动系统应有封闭式防护装置”,“驱动轮的防护应确保机具在工作状态下,能防止操作者触及驱动轮的任何部位”。然而,检测中有4个产品带轮及驱动均无防护装置,10个产品防护装置不全或防护装置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6)喷雾器。我省原来有手动式、背负式喷雾(粉)器生产企业10余家,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市场调节和整合引导,行业间无序竞争的不良状况有所改变,目前基本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还剩3家,这3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基本有保证,多次抽查质量合格,本次又各抽查了一个产品,经检验,质量全部合格。

  通过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和农资执法打假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基本结论:一是农资质量水平全面提升;二是规模企业质量稳定可靠;三是使用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四是违法案件逐年减少;五是行业区域仍有差距。

  三、下步强化措施

  目前,正值农资产品生销售旺季,为更好地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和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下阶段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着重抓好如下工作:

  1、实施重点整治。从本次抽查的情况看,复混肥、耕整机产品质量问题相对较多,这两类产品,是当前专项整治的重点。我们将责成有关市州、县局,加大对这两类产品的整治力度。强化企业主提责任意识,督促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切实把好产品出厂质量关。

  2、严格后续处理。对本次农资抽查中的不合格产品,我们已将检验报告全部寄达生产企业确认。下一步,将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着手开展后处理工作。对严重不合格的,责令企业召回,监督销毁,并依法实施处罚;对一般不合格的,督促企业期限整改,未经整改复查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销售。

  3、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落实全国农资执法打假部级联系会议精神,深化“质监利剑护农”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

  4、强化社会监督。农历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将生产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企业列入“黑名单”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畅通“12365”举报投诉网络,及时掌握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信息,拓宽假冒伪劣农资案件线索来源,努力把假冒伪劣农资和坑农害农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志们,农资产品质量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省质监系统将进一步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力度,为我省农业持续增产增收做出新贡献。

  情况通报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蒋局长的发布,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大家可以围绕今天的主题进行提问,并举手示意。

  提问:您好,我是湖南卫视的记者,请问蒋局长,在去年的全省重点产品监督抽查新闻发布会上,你曾经用“有喜有忧”四个字评价了全省化肥产品的质量情况,刚才您又通报了今年农资产品的质量抽查情况,今年与去年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徐新楚:首先谢谢湖南卫视记者的提问,受蒋局长的委托我回答这个问题。去年在全省51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新闻发布会上,蒋局长对全省化肥产品的质量情况用“有喜有忧”四个字做了评价和概括。今年我把范围扩大一点,不仅是化肥还包括农药、农膜、农机,抽查结果显示是喜大于忧,去年是有喜有忧,今年是喜大于忧。是因为第一今年化肥抽查合格率首次突破了90%,同比提高了8.4个百分点,农药抽查合格率也同比提高了4.3个百分点,化肥和农药质量水平整体提升。第二如果按实物质量合格率计算,农膜、喷雾器和农用小型柴油机,这三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达到了100%,有个别的不合格是标签标注不合格,实物质量百分之百合格。第三是碾米机、农用运输车的质量有明显的好转,安全性能基本有保证。第四,部分的水泵、耕整机存在质量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便于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所以这是喜大于忧的四个具体体现。这是喜的一面,忧的一面就是部分的复混肥、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不足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耕整机的安全防护问题比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局将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力争把这些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的回答完毕,谢谢这位记者。

  提问:你好,我是湖南经视的记者,请问蒋局长,抽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化肥总养分偏低的问题,总养分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是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新楚: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受蒋局长的委托,我回答这个问题。化肥中的总养分指的是氮磷钾这三种主要元素的总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生产企业要在化肥的包装上表明氮磷钾的含量,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化肥的外包装上看到的一种结构式,比如15—15—15,这就表明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占15%,总养分的含量要达到45%。化肥总养分不合格,主要是存在两种情况,或者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总养分达不到标准值或者是标注值。另一种就是总养分能够达到,但是其中一种或者是两种元素含量偏差过大,负偏差过大的这种元素,往往是价值比较高的元素。一种是总养分达不到标准值和表明值,另一种是总养分虽然达到了,但是这三种主要元素里面可能有一种或两种达不到表示值和标准值的要求,这种负偏差大的,少的元素往往是价值比较高的元素。出现这两种情况的产品,都会被判为不合格品。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的利益驱动,不合理降低生产成本,相反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不说,坑害了农民利益,造成农作物植株矮小、农作物的减产、农民减收。因为复混肥中的总养分,磷肥中的有效磷都是农作物生产的必须元素,也是我们衡量化肥、磷肥质量的主要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不合格肥料,质量差、肥效低,使用后达不到预期的增肥的效果。

  提问:你好,我是红网的记者,我想问,本次的抽查是不是包括了全省所有的农资产品,还有一点是,刚才蒋局长发布新闻的时候说到,耕整机的防护问题比较多,请问质监部门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将怎样具体解决这一问题。

  蒋新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是不是包括全部的,通报中间说了,收割机因为季节的问题没有包括进去,这个我们适当的时候进行处理。关于耕整机的安全问题,问得很好,我有亲身体验,我十几岁开过拖拉机,对这个问题有切身体验。有保护装置,但是使用起来不方便,过田埂拐弯、犁田的时候保护装置碍事,耕田之后,保护装置卡泥巴,清洗很难,所以我当时犁的时候也拆掉了。现在的农民跟我那时是一样的,都不喜欢这些保护装置,都自己拆掉了,工厂是既然不要我就不生产了,不加在上面了。结果是没有保护装置的,农民欢迎,价格低,买得好。有保护装置的,价格高,农民不喜欢,也买不出去,这样就形成了矛盾。按标准要,按农民的需要,又不喜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生产企业和监督部门的事,要靠全社会的配合。应该说质量不高是农民不愿意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产品质量,要全社会配合,全社会关注。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提问:谢谢主持人,我是湖南电台新闻频道的记者,从刚才蒋局长发布的新闻当中,围绕着两个信息点,一是涉及农资方面的案件有所减少,二是农资产品质量总体提升。有两个问题,一是农资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二是质量提升之后,是不是意味着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产品的时候可以放心购买,如果有其他问题,农民朋友该进行怎样的处理,或者怎样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徐新楚: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连续几年,湖南省农资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明显提升,主要是什么样的原因?连续三年的抽查情况表明,我省农资产品的质量是不断提升的。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得益于企业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近年来我们把坚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作为突出的问题和重要的抓手。通过下发质量主体责任告知书,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举办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的培训班,实行分级分类的监管等很多形式,来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的落实。二是得益于重点区域整治的纵深推进,这几年我们局里面针对农资产品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了区域整治,每年重要工业产品的区域整治和提升的活动大概有10项左右。这些年比如我们开展的浏阳市的磷肥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双峰县碾米机产品质量专项政治,岳阳市的复混肥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耒阳市小型农机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等,通过这些专项整治使这些地方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得益于利剑护农的持续开展。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已经连续组织开展了三年质监利剑护农专项计划行动,也是每年开春以来,我们打了首场战役,始终保持着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使得农资假冒伪劣明显减少,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从刚才蒋局长通报案件同比下降的情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四是得益于市场调剂作用的充分发挥,农资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容易,所以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良莠不齐。近年来各级质检部门配合当地政府,把握国家实施调结构、转方式的有利时机,通过整并结合,优胜劣汰,淘汰关停了一批落实产能和质量地下的企业,使得我省农资产品规模、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都整体所上升。比如碾米机生产企业由过去的200多家,现在减少到目前的40多家,喷雾器生产企业由过去十几家,减到现在的3家。五是得益于提防管理机制的严格执行。全省质检系统认真旅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检验三大职能,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重点抽查、市场风险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通过责令其改正、整改复查、产品召回、停产整顿、依法查处等措施,严格实行了提防管理,这也促进了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农资产品质量是稳步提升了,但是却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刚才蒋局长通报的情况是就整体而言,但不排除少数地方仍会出现坑农害农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农民兄弟在生产中就不遇到假冒伪劣农资的威胁。如何减少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我们建议农民兄弟选择农资产品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到正规生产和销售的场所选购,二是要仔细查看产品的铭牌、标识或者是使用说明书,还要与实物对照,是否相符。三是要查看有无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销售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还要查看有无生产编号,看他是否是合法的企业生产。四是要索要发票等有效凭证,五是别贪图便宜,过于便宜的东西一定不是好货。如果农民兄弟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第一时间向当地质量监督部门举报和投诉,我们部门的投诉电话是12365。12365是一年12个月365天,质检部门天天为用户和消费者服务,接到你们的举报投诉,我们会组织现场的核查、抽调的验证、同时依法调查、立案查处,帮助你们挽回损失,给农民兄弟一个交待。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提问:谢谢主持人,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请问发言人,去年质监系统在农资打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开展了春季和秋季的农村打假下乡行动,并在去年3月11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假冒伪劣产品销毁活动,今年在农资系统打假方面会有什么新举措?

  徐新楚:去年的农资打假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根据抽查和执法的情况看,任务还非常的艰巨。今年全省各级质检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正在开展的质监利剑护农及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今年农资打假方面有这么几个动作和要求:一是做出了重点部署,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我们局里全面部署了今年行政执法的工作重点,以质监利剑行动推动农资、食品、建材、汽配、日化品、黑心棉等六大打假战役,农资产品下乡是六大打假之首,也是我们打假的重中之重,已经于3月12日在湘乡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刚才大家看了我们的短片,目前这个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二是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保农资打假工作,做扎实、做深入,切实维护农民兄弟的利益,我们系统上下组建了农资打假和专家技术服务的两支队伍,农资打假的队伍有109个,专家服务的队伍有34个。明确要求各市州县局开展“三千三送”的活动,就是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送优质农资下乡、送法律法规下乡、送检测服务下乡。通过这些活动畅通优质农资下乡的渠道,提高农民识真辨假的能力,指导农民兄弟科学使用农资产品。三是强化了保障的措施,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农资打假问责机制,并在这个基础上,着力推进黑名单、巡查暗访和稽查建议书等制度,曝光农资的典型案件。刚才发到各位记者手中有10个典型案例,推荐农资标杆企业,开展重点区域的跟踪暗访,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打假的联动机制,实施向市县人民政府发稽查的建议书,切实推动全省农资打假行动和农资产品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今年的农资打假,服务三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谢谢记者,回答完毕。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现场图片

相关阅读

2012年全省农资产品质量抽查和执法打假情况新闻发布会

744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