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提出要以《规划》为空间蓝图和基本依据,构建主体功能明显、底线约束有效、区域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产和发展,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大的约束。
《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集约高效用地势在必行。
在浏阳经开区,九典制药高端制剂研发产业园项目的厂房有4层,宿舍楼12层,地下还有一个拥有210个停车位的停车库。
“综合容积率超过1就算合格,但这个项目综合容积率达到2.17。”浏阳经开区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土地利用监管科科长戴流元介绍,按照医药企业的一般建设需求,类似项目需要用地240亩,而九典制药只用了104亩,节地近57%。
向存量要增量、向空间要效益、“亩产论英雄”,是浏阳经开区生产空间实现集约高效的“金钥匙”。这正是《规划》强调的一大要义。《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产业用地高效利用。深化园区土地清理,支持产业用地混合利用,鼓励企业地上地下立体分层开发等。
产业空间布局上,《规划》引导长株潭地区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洞庭湖地区突出绿色低碳发展,湘南地区着力打造新兴产业承接带和科技产业配套基地,大湘西地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大健康等产业。
农业空间安排上,巩固“四区一基地”现代农业空间格局,推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环洞庭湖平湖农业区、湘中南丘岗节水农业区、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山脉山地农业区和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长株潭三市交界处,528.32平方公里的一片生态绿心,是“钢筋铁骨”城市建筑群中一抹清新独特的亮色。
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不设立绿心并坚持保护,过去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长株潭共享的生态空间难免会变成“水泥森林”。
《规划》强化城镇开发边界对开发建设行为的刚性约束作用。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覃佐彦介绍,考虑市县主体功能定位、城镇发展潜力、空间分布特点等因素,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和存量建设用地状况,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镇节约集约发展。
具体来看,全省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要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在全省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建设活动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城镇开发边界外,不得进行城镇集中建设,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
未来10余年,全省城镇空间规划将构建“一圈两副三带多点”城镇空间格局,推进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布局,打造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强化京广、沪昆、渝长厦三条发展带,以其他地级市为主要支撑培育多个重要发展支点。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冬日的圭塘河,碧波荡漾,水草摇曳。这条贯穿长沙东南部的河流,跨越乡村、城区。长达28.3公里生态景观,串起一幅山清水秀新图景。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高品质生态环境也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此,《规划》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全胜介绍,《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18万平方千米,“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重要水域及岸线区,以及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等山区的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敏感脆弱的重点区域均位列其中。
在此基础上,全省将进一步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分级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10类有限人为活动。
我省也将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细则,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中有限人为活动管理。
新闻发布会现场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李全胜发布新闻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覃佐彦回答记者提问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黎文君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姚伟红主持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