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湖南省“‘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永州市专场在长沙举行。作为我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连接点”和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永州市“十四五”时期坚持向南向海向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实现总量、均量、质量“三量齐升”。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永州市县域经济各具特色、各展精彩。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经开区实现零的突破。省级产业集群及培育对象达到12个,组建产业联盟16个。“智赋万企”行动改造规上工业企业500余家,打造智能制造企业284家。祁阳功能性面料产业从“一根纱”到“一块布”织就百亿产业,成为全国最大雨伞布生产基地。江华微电机占全国市场份额达12%。蓝山皮具箱包产业组团出海,拿下东南亚20%市场份额。东安吉他产业园成为全国第二大中高端吉他集聚地。新田绿色板材及家居产业从“一棵树”到“一个家”打造全产业生态链条。双牌“小竹子”撬动百亿大产业。
以资本引进来、游客迎进来,重要农产品走出去、本地企业走出去“两进两出”为重点,永州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市出口总额由2020年的29.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24.1亿元,增长7.5倍。在省“蔬十条”政策支持下,蔬菜出口额占全省87%以上,果蔬出口货值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东盟·湖南名优产品交易会永久落户永州。2020年至2025年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3.8%,年接待大湾区游客突破850万人次。最近,“湘超”联赛永州赛区火爆出圈,截至目前,网络流量超50亿,带动消费6.2亿元。该市还倾力打造“湘江源头”“千年鸟道”两大生态名片,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7年排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前30位,全市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再现“欸乃一声山水绿”“九嶷山上白云飞”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