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1 16:13 【字体:
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湖南实践




访谈嘉宾: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

主题: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湖南实践

时间:7月30日15:00

湖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中医药优势,既有底蕴深厚的马王堆医学典籍,又有着“湘九味”道地药材品牌,还是全国中医药改革先行先试区。湖南省七大攻坚行动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医药振兴工程,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推动中药全产业链发展列为了重点任务。

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攻坚战中,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如何让千年岐黄之术焕发现代活力?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联合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邀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做客《潇湘会客厅》节目。

【主持人】湖南省重点实施的“七大攻坚”行动中,多次提到中医药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王琦书院湖南分院今年正式成立,并落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这对湖南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有什么特殊意义?

【葛金文】中医药事业的兴旺需要人才,王琦书院就是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典型教育模式,王琦书院湖南分院的成立在湖南中医药发展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优势的延伸。湖南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在中医药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湖南有辉煌的历史。比如,马王堆出土的医书,标志着湖南省作为中医药考古集中发现的最早的系列医书。西汉初年,有一个典故叫“橘井泉香”,就是湖南郴州发生的事情,讲的是中医医者仁心对抗疫病。东汉末年,张仲景作为长沙太守,写出了著名的中医临床著作《伤寒杂病论》,这本书是中医临床体系首次完整的构建具有代表性的书籍。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神农尝百草,我们也有药王孙思邈在龙山采药。发展到明清时期,湖南在传染病、儿科、外科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湖南中医药的发展,湖南的中医药也在近代和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湖南中医药怎么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首先是人才的高质量发展,这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恰恰契合王琦书院的办学理念。

二是湖南省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七个省份之一。改革就必须突破一些旧的、不实用的东西,需要创新性人才来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来引领,怎么做好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也需要高质量人才。

三是湖南在全面部署实施“七大攻坚”行动中,中医药制药和产业领域的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去引领,高层次人才也需要平台历练。所以,王琦书院通过结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通过学科交叉,可以让湖南的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批量成长,从而促进湖南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计划?

【葛金文】湖南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我们想搭建三个路径和平台:

一是多学科交叉,形成创新生态。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发展到今天,必须要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必须要进行学科的不断交叉,让大家形成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发展。我们的王琦书院以“发经典之奥义、融现代之新知、汇百家之言论、畅自由之思想”为办学宗旨。我们致力于培养创新型、突破型的人才来促进湖南中医药的发展。

二是构建进阶式赋能培养模式。湖南中医药的发展要实现生生不息,就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目前,我们把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以及现在还处于年轻人状态的这一批未来人才进行分阶梯培养。比如:王琦书院湖南分院这次招收的35名人员中,是在全省选出来的,未来5-10年中,这批人才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会起到引领作用。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分批次、进阶式培养创新型、突破型的人才,确保接下来的10年、20年、30年......湖南中医药发展有储备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把中医的基础打牢,再结合现代科学的成果,把中医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让湖南始终成为中医药人才的高地。

三是搭建多学科的交融平台。中医学教育分为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它们各有优缺点。院校教育为现代中医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缺少个性化培养。师承教育属于个性化培养,但每位老师的知识有限,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王琦书院就搭建了很好的交融平台,我们通过学术交流平台、传承平台、多学科平台让学生的知识量、思维方式得到很大提升。比如: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院士来讲物理学的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的顾宁院士来讲纳米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让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主持人】近年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延伸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方面有突破。我们如何做好老百姓“大健康”服务?

【葛金文】第一是提供医疗服务。第二是和健康产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提供一些健康的食物和药膳来做健康产品。今年,湖南省在健康行动中提倡“减油、减盐”,但湖南人的饮食习惯恰恰是“重油、重盐”,要改变一群人的饮食习惯,其实比较难。那么,我们如何在不改变食物口感的同时把盐降下来,把油脂降下来?这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比如:娄底双峰县辣酱非常有名气,但是双峰辣酱的特点就是太咸,盐含量很高,所以我们计划与双峰的企业制定辣酱的健康标准,把双峰辣酱的辣度分体系,把盐的含量进行调整,将其降到正常范围要求之内,这样就能提供一种可口、健康的食品。同时,我们也开发了很多的健康药品、保健品、保健器材等供市民选择。比如:湖南这些年的中医药拳头药品中,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发的,像乙肝宁、驴胶补血冲剂等等,还有肝复乐,在这是国家治疗肝癌的新药,也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发的。我们从不同层级开发一系列健康产品,为湖南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服务。

【主持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拥抱现代科学技术,让千年古方焕发“新生”?

【葛金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一是中医传承。中医的传承主要来自于古医书和中医大师们的经验。中国几千年来,这么多古医书,我们穷其一生都读不完,但通过现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就能很快地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中医知识,丰富我们的中医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及技术,把传统医学领域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中医大师们的经验都是非常值得传承的,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整理、归纳出来,供大家学习。

二是中医创新。现在的生物学技术为中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路径。比如,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在我们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发现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写我们在路边抓一把青蒿绞之,再喝就可以治疗疟疾。我们上个世纪通过生物学技术把青蒿中的抗菌成分提取出来后,发现它的效用并不太高,因此我们通过化学合成技术,把青蒿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修饰,加了两个羟基,从而变成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它的抗疟效用就显著提升了,这就是对中医药运用的创新。

【主持人】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医学典籍整理研究51周年,其中《五十二病方》和《导引图》等文献被公认为是中医早期智慧的结晶。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如何保护和利用这批珍贵文物?

【葛金文】马王堆1972-1974年完成发掘后,陆续向全世界发布了当时轰动世界的考古学成果。我们中医药人员在发掘三号墓时发现大量的医学著作,我们将其分类整理成16种医书。比如:医经里面特别强调养生文化,马文堆养生的核心理念就是:“精、气、神”。要养精,我们需要把人的精固守起来,把它养好;要固气,就是这个人的气需要把它保留好;要传神,神气要把它存起来。所以说一个人精神很好,就说他的精气神很足,这是马王堆的养生理念。

基于马王堆的养生理念,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发了两款产品,一个是古汉养生精,一个是益龄精。这两款产品保健非常有效果,许多老年人都在服用,年轻人也可以服用。其次,我们拥有大量的方剂。《五十二病方》有治疗五十二种疾病的方式,还有养生方等等。马王堆医书总共记载的药物有四百种,这些书籍(内容)到今天依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还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体系。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湖南省马王堆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构——马王堆医学专业委员会。我们自己构建了一个网站——马王堆医学网,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我们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立了马王堆医学联合研究中心。

我们还开发了新的文创产品、健康产品。例如:国华制药洗发水,导引图茶杯、辛追夫人图案的香囊,香料枕头等等。下一步,我们对马王堆医术领域的许多药物进行开发,例如皮肤科的药物、创伤科的药物,这样就可以整个把马王堆的医学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用起来。

【主持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如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葛金文】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紧密跟随国家战略部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认为,中医药要走向世界,首先就要让世界了解中医、相信中医。所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我们和读懂中国这一国际交流平台建立联系,设立了“读懂中医”的子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中医健康理念,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医、相信中医。

二是把中医理论、中医知识、中医语境与现代相结合,用现代的语言来宣传中医,让大家都能听得懂。这一方面,我们正在做标准化工作,我们两个中药已经拿到了国际ISO标准。我们也正在承担湖南省的药材标准修订,药材标准的修订就是两百多个药物的修订。

三是把我们的成果推广到国际。去年,我们将马王堆文化推广到意大利、德国,把马王堆导引术传播到国外,已经在很多地方使用。我们还准备与香港筹办首届中医药论坛(香港国际中医药暨传统医药博览)。明年,我们还要出一本马文堆医书的中英文版本。

【主持人】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篇布局之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将如何发力,继续做好湖南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葛金文】2022年,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恢复独立建制,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中医药资源、文化、教育、产品研发等方面构建了自己的优势,储备了人才。应该说,研究院在“十四五”期间理清了家底,打好了基础,为迎接“十五五”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接下来,“十五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充分利用湖南省的中药资源优势。湖南省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摸清了自己的家底,我们有4667种中药材,品种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四,中药资源蕴藏量在全国排名第二。这么庞大的中医药资源,我们怎么去发展?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个的重大决策,以岳麓山实验室为依托,构建国家中药种子资源库。“十五五”期间,我们将依托种子资源库,把种子的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二是建立中医药创新融合发展中心,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链条上做出全方位的贡献。

三是探索中西医协同模式。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是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我们想在肿瘤、老年病、心血管病、神经脑病等方面构建新范式,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四是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方面,我们要走出更大的步伐,真正为湖南中医药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进一步打造湖南的中医文化。我们以马王堆医学为源头,探究湖南在中医起源中的地位,梳理湖南中医发展的历史脉络。

返回首页
信息来源: 湖南电台      责任编辑: 杨玮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