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车风电事业部传来消息,今年前11月,完成产值85.2亿元,同比增长616%。作为新兴领域新能源装备行业之一的风电装备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弯道超车”,预计今年整个产业将完成产值近500亿元。
以新能源汽车、信创工程和新能源装备产业为代表,株洲高新区明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形成“十链一组”的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奏响“十三五”收官之年高质量发展的美妙“链”曲。
10大产业链建立新格局
“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和温暖企业‘四联行动’三项工作的力量,一体化推进。”对于产业发展,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周建光多次强调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性。
2019年,结合当时全市15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株洲高新区出台《关于推进新兴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促进投资组整合的工作方案》,构建了“八链两组”产业链发展构架,今年9月,结合全市17个产业链,高新区再一次重新梳理并明晰了全区1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形成“十链一组”新格局。
一个方案揽全局,一张图纸绘到底。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虽然产业优势明显,但占整车生产成本三分之一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一环,这一关键核心部件本地配套一直不足。在推动10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高新区的目光首先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围绕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关联企业,以进一步拉伸壮大株洲汽车产业链条,努力锻造这一千亿级优势产业。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高新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该区新能源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则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典型。近年来,该区新能源装备和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博戈橡塑、立方新能源、世鑫新材料等一批高精尖企业,通过孵化,攻克“卡脖子”难关,逐步实现“新材料国产化”的“中国梦”,让高新区成为新能源装备和新材料研发并快速产业化的创新高地。据统计,两大链条聚集了106家先进制造企业,其中超两成是高精尖的“大块头”企业。
党建体系牵头集成大合力
由“链长”牵总,将产业招商、产业项目建设、“四联”帮扶、联合党委等元素全部整合至各产业链,进一步助推了齐心协力抓产业链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每个链条配备全职专员,专职从事产业链建设和服务。
在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的前提下,高新区率先在产业链上成立联合党委,让地域相近、产业和行业相同的党组织联起来、合起来、动起来,形成“一核多元”党建体系,并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引导各产业链往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该区优势产业的信创工程产业链,自麦格米特落户以来,就吸引了力慧科技、微朗科技等多家相关联企业在该区快速集结。
“截至目前,信创工程产业链签约项目11个,完成年度任务的73%……”在第三季度信创工程产业链的工作总结上,该链条发展与企业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做到信息融合、产业互助、平台共享、融资互通。今年前11月,以长城电脑和麦格米特为首的电子信息产值增长13.6%,而且后续产品需求和订单在不断增加。以信创工程为代表取得的成果,正是政府“看得见的手”产生的成效。
“两手都要硬”“两手都有效”。大合力推动了大发展,一个全新、高效的产业链生态正在高新区加速形成。
优化产业链谋划新开局
高新区直面变局,谋划新局,正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引领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的示范区以及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先行区,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主动优产业、调结构、换赛道、走新路。
以三大动力产业为基础,以创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和打造“中国包谷”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应急、包装等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培育力度。主动迎接“新基建”时代,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闻“G”起舞,只争朝夕。该区“面向高性能传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床”等9个项目入选湖南“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为智能网联驾驶、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围绕当下最热的数字经济,新成立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全面启动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聚集云享信息、中德工业互联网应用及微服务开发中心等一批“四新”经济项目,目标引进聚集千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