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年来的奋力攻坚,岳阳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31856人,还有未脱贫人口12745人。攻坚越往后越困难,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中约40%是过去因患病致贫、因病返贫的。2018年,岳阳县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体制,全面开展健康精准扶贫,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三重医保”和民政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政府财政托底救助“三重救助”制度体系,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一手抓精准施治斩病根、减存量,一手抓预防控制断病源、控增量,编密织牢了困难群众健康“安全网”,真正托起了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努力让健康扶贫工作干在实处惠及百姓。
坚持主职挂帅,打好工作机制组合拳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成立了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11家成员单位主职为成员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卫计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集中资源组织推进,督促落实各项措施。出台了《岳阳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岳阳健康扶贫工作计划》和《岳阳县健康扶贫工作考核方案》,构建了责任明晰、保障到位、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健康扶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卫计局克难攻坚,主动作为,采取超常措施强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发挥健康扶贫牵头部门综合协调和主力军作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以狠抓落实的干劲、勇于争先的激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取得了明显效果。
近两年,县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修平异常忙碌,健康行业扶贫与驻村扶贫工作“一肩挑”。对于健康扶贫的“新工作”,他总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他总是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拦路虎’,我们既要做健康扶贫的打虎‘武松’,也要做功不在我的防虎‘城墙’,小康不小康,关键在健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健康扶贫的每项具体工作他都要督促、核实。每天正常的工作时间对他来讲实在是太短了,怎么办,放弃休息时间,也要把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他暗暗的对自己说。为此,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扶贫工作的现场,餐不定时、寝不定点,吃住在一线,行走有农家。在他的带领下,县卫计局全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以严实的作风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一线研究、一线解决。全体职工对健康扶贫工作的认识空前一致,忠诚履职,积极的为贫困户做好延伸服务。
坚持部门联动,打好政策保障组合拳
岳阳县突出抓好医疗重点帮扶、贫困村义诊、绿色就医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截至目前,“三个一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4个100%”目标已基本实现,健康扶贫政策已全面落实到位。
“强保障”--提高报销救助水平。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县级政府兜底救助五重保障,积极探索以红十字会援助、社会公益捐助和爱心资助为补充的兜底保障制度。全县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总覆盖人数5355人,已救治8990人次,总医疗费用5980.69万元,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扶贫资金、慈善救治、财政兜底保障、定点医院减免共计补助4889.39万元。全县贫困患者医疗总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1.73%(其中9种大病患者报销比例达90.4%)。2018年,岳阳县从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入手,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县内定点医院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拟定于6月1日正式启动“一站式”结算平台,此两项措施的出台,将极大地方便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同时大大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严控费”--减轻负担防风险。将贫困人口就医费用及不合规费用的控制作为重点纳入对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检查考核和季度点评,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追责,使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目前,县医疗卫生机构均严格执行了非合规费用控制在5%以内的规定,且合疗基金透支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真投入”--夯实健康扶贫基础。县财政拿出1400万元彻底解决基层医务人员“五险一金”、退休人员津补贴、边远山区津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县卫计局投入240万元为县疾控中心购置检验检测设备。目前投入70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投入240万元的新开镇公卫楼、投入280万元的鹿角卫生院医养结合住院楼已建成使用,投资1.5亿元的岳阳县妇幼中心、投资4500万元的公田住院综合大楼、投资240万元的步仙镇公卫楼和投资820万元的长湖乡精神病专科康复中心已全部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卫生院自筹160万元获得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价值540万元的医疗设备(DR、彩超、生化仪、心电图机)17台件现已全部安装调试到位投入使用。目前,随着投入机制的持续深入,全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大培训”--精准宣传扶贫政策。通过层层召开健康扶贫政策培训会,使受训人员熟悉掌握了健康扶贫政策,并实现了对系统干部职工、脱贫攻坚干部和一线帮扶队伍健康扶贫政策培训的全覆盖。采取编发健康扶贫“应知应会”小册子、发放新农合报销宣传彩页、扶贫政策年历画等入户宣传品、大喇叭巡回宣传、召开宣讲会、开办专栏及张贴悬挂横幅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并通过与因病致贫群众开展交友结对及“面对面”、“一对一”宣讲的方法,把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送到农家,努力实现贫困群众“三有三知”(有政策宣传品入户、有签约医生服务管理、有宣讲帮扶过程纪实,帮扶对象咨询知道找谁、看病知道路径、报销知道政策),进而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大义诊”--送医送药暖民心。组织市、县级医疗机构专家定期开展健康扶贫活动,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孕产妇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免收挂号费和院内会诊费。深入贫困村,免费为村民进行检查诊断、发放药品,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药品价值30万余元,受益贫困群众达1.1万余人次,“重医不重防”的观念逐步扭转,“未病先防”正在成为社会共识。
“畅通道”--增加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入院时无需交纳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出院时只需支付定点医疗机构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经费保障渠道结算后的个人承担部分。设置扶贫床位、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床位160张,开通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实行免收门诊诊查费和救护车接诊费、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优先双向转诊等惠民政策,已有5600多名贫困群众享受该政策。实行“一站式”结算。将分属人社、民政、保险、财政、卫生等部门的报销手续通过一致政策和手段,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报销医疗费用实现“一站式”结算,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结算服务。
坚持创新发展,打好服务拓展组合拳
“得大病,不出县就能治,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新墙镇马形村贫困户周平伯说起在“家门口”通过远程会诊看病的经历时感慨道。这是该县“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服务贫困人口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岳阳县坚持资源下沉、做强基层、关口前移,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贫困群众健康教育促进活动,重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近三年,公开招聘3批次180名高素质医护人员;引进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展县妇幼中心儿科专科共建,打造湘北品牌科室,培养出一批儿科专科本土人才。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3家县级公立医院与省市重点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与湘雅三医院新湘雅移动远程医疗平台建立链接,与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立全面联盟。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优质的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家庭医生每个小组最少3人,签约不超过2000人,通过限制签约人数保证服务质量,避免“重签约、轻服务”。目前,全县13859个贫困户全部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建档立卡困难群众“全覆盖”。 “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覆盖率达到100%。县卫计局与空中医院开展战略合作,建设“互联网+健康岳阳县”合作项目,优先向贫困村倾斜。新墙镇在全县较早开展此项目,为贫困人口提供远程视频会诊等服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公田镇、中洲乡也正式启动了该项目,将在全县逐步推广、实现全覆盖。
坚持问题导向,打好督促考核组合拳
坚持问题导向督查。实践中,注重“双向反馈”的实效性。对上反馈,坚持“举一反三”。对下反馈,坚持以诚相待,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上为领导决策搞好督促落实,下为各单位在工作落实中搞好排忧解难,针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督查过程中,坚守原则,敢于碰硬,敢于揭短,如实反映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做到令出督随、掷地有声,强化督查权威,有力推动了健康扶贫工作加快推进,救助保障政策严格落实,确保了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圆满实现。
坚持综合指标巡察。定期不定期对乡镇和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指标巡察,积极发现行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综合督察交办问题情况,及时向行业内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加大工作督促,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筛选出一些重要题目,建立专项巡察档案,进行自始至终的追踪督办。
坚持考核结果运用。出台《岳阳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岳阳县健康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相结合,通过有力措施,大力弘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和钉钉子精神,形成层层负责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动态督查和全过程考核,做到不搪塞、不推诿、不拖拉,推动每项工作善始善终、每项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