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与头部企业负责人座谈,听取“十五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图为座谈会现场。
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节点,湖南省政府于4月11日召开头部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11位企业家对省“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这是继4月9日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员座谈会后,省政府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参会企业阵容强大,且颇具深意。既有湖南钢铁、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长沙比亚迪等行业巨头;也有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超能机器人公司、麒麟信安等“小巨人”企业。这些头部企业无疑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也充分体现了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大中小协同”的发展思路。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立足行业前沿,结合湖南实际,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规划编制“十五五”提供了宝贵的市场视角和实践经验。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明确要求,有关单位要认真研究吸纳,将“金点子”转化为“好举措”。那么,这些来自市场最前沿的企业家们说了啥?我们整理了 11 位企业家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唐修国在发言中表示,三一集团正加速从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2024年,集团为全球200多个国家提供超30万台套装备,超额实现目标。以“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为战略、以“3个3”为目标的“第三次创业”正在稳步推进。
围绕我省“十五五”规划,他提出三方面建议:第一,全球化始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三一意识到“不出海,就出局”,建议我省在“十五五”规划中强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对企业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协同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数字科技与新能源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座,建议率先实施“电动化湖南”战略,强化新能源基建布局;第三,产业需要新赛道,建议将湖南的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大产业生态,例如充分发挥我省工程机械之都的优势,打造建筑工业化的产业生态。
易珑介绍,在技术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比亚迪2024年销售新能源汽车427万辆,同比增长41%;今年一季度销售新能源汽车100万辆,同比增长60%。通过“天神之眼”高智驾系统、超级e平台(5分钟闪充400公里)实现技术突破,湖南生产的腾势D9等车型全面升级。比亚迪在湘7大产业基地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他建议,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坚持插电混动与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80%以上,年销量达到2000万辆;大力提升我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针对我省产销现状,加大研究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举措,实现生产和消费“齐步走”,形成新质生产力,巩固扩大产业发展优势。
彭华文表示,近年来,公司长期保持较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5.5%,公司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十五五”期间,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产业布局。
他指出,当前,新型材料、低空经济、新能源、智能装备等产业依然处于增长通道,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构建产学研用良好创新生态;围绕智能装备(机器人)、低空经济产业等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构建产业生态;进一步降低要素成本,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孙勇表示,48所作为中国电科集团旗下的科研生产单位,聚焦“三束”(离子束、分子束、电子束)技术,相关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目前,离子注入机公司已落户湘江新区。第三代半导体国创中心实体化运营,半导体装备创新大楼已投用。“十五五”期间,48所将继续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他建议,从更高层面采取“一事一议”制度,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半导体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促进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依托国创中心湖南平台,联动上下游企业,建设国家半导体装备产业集聚区,打造湖南半导体生态。
张琼指出,我省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省份,区位优势突出,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强化战略腹地建设,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进一步巩固提升湖南在国家国防工业能力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打造好战略腹地“湖南能力”。
此外她表示,我省是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先发优势,建议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打造“低空经济+航空装备+先进制造”的产业集群,建设低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与中试基地,建设集群无人机飞行试验场等公共试验设施,制定引导性政策支持,打造出低空经济“湖南装备”。
王选祥介绍,作为全省战略性和优势矿产资源控制、储备单位,集团主营业务涵盖金锑钨、铅锌银等有色金属资源的探采选冶和深加工、贸易、尾矿及重金属治理等。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生产经营开门红。
他建议,进一步明确省内相关矿产单位的功能定位,推动省内央企和国企差异化协同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竞合发展”态势;在现有13个重点产业链基础上新增有色产业链,由省领导担任链长,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程军表示,作为湘西州最大的工业企业,“十五五”期间,酒鬼酒将立足优势,聚焦产品、市场、渠道、资源,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
一是把“中国酒谷-湘西”建设成为湘酒核心产区;二是通过产业兴村等,把湘西建设成为中粮集团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三是扩建产能,全面实现年产曲酒3万吨目标,努力将酒鬼酒生态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4A景区等;四是通过实施“湘商回归”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市场;五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六是计划申报“馥郁香型白酒创新联合体”等科研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技术转化,培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刘正茂表示,高端电子玻璃是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目前我省电子玻璃下游已汇聚了以长沙惠科、蓝思科技等为骨干的显示器件产业集群,集聚企业600余家,构建了“电子玻璃—显示面板—智能终端”全产业链。
他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统筹推进产业规划布局,向上游拓展偏光片、滤光片、电路板等关键材料制造,在中游布局触控模组、显示模组等核心部件生产,向下游延伸平板显示、可穿戴设备、自助终端等智能终端制造,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同时争取将湖南新型显示产业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二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攻关,整合国内外产学研资源,联合省内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应用。三是统筹推进产业合作共赢,组建新型显示产业联盟,同时支持企业与国际巨头建立合作机制,共建技术平台。
谭新乔表示,作为国内磷酸铁锂领先企业,湖南裕能2025年产能有望提升,出货量连续六年稳居行业首位,市场占有率超三分之一。今年一季度销量大幅提升,为相关头部企业提供稳定供应,并配套有磷矿开采、磷化工、磷酸铁、适当规模的铜冶炼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等,实现产业链全链条布局。
他建议,相关部门适当加大峰尖谷电价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一步促进风、光、储新能源产业更好地发展。
白时元建议,一是进一步支持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设立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子基金和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创建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建设开放式、专业化输变电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二是发挥“湘材湘用”的市场引领作用,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本地化配套。三是加快推进“疆电入湘”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肖湘江表示,作为省内首家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公司已形成健康服务、巡检运维和人形机器人三大产品线,其中“湘江1号”人形机器人有望于3年内实现量产。公司拥有100多项专利授权,产品覆盖300个城市,已服务100余万用户。
他认为,湖南发展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既有成功研发全国首台人形机器人的先发优势,又有诸多高校支撑的人才优势,还有机器人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的产业优势。可以结合省内信创产业、工程机械、医疗健康、军工等优势场景,在军民融合型、本体国产化、场景实用性等方面形成差异化,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为此他建议,支持建设“军地共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设立“复合多态人形机器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由金芙蓉基金给予智能机器人企业重点支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吕菊兰 图/刘尚文 设计/李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