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它们将于今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5月16日在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交接仪式上拍摄的子弹库帛书。新华社 发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此次回归的《五行令》和《攻守占》为子弹库帛书第二卷、第三卷,内容分别是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1946年,子弹库帛书非法流落美国。多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研究学者从未放弃这位海外“游子”。2024年6月20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接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移交中方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流转的物证。
而此次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成为主动追索历史上流失重点文物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四时令》早日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了子弹库帛书的长沙子弹库楚墓,还出土了一件珍宝:《人物御龙图》帛画。《人物御龙图》和1949年在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被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人物御龙图》是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面部线条精微细腻、须眉毕现,服饰线条恰到好处表现了长袍的质感和飘逸感。有专家认为,《人物御龙图》中男子是墓主本人,身份为楚国士大夫,而子弹库帛书是其生前所使用的物品,在墓主死后随葬。
而出土于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图》,龙凤的动态渲染和人物的静态刻画一张一弛,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分别展示了楚国男子和女子的形象,两幅帛画都是丧葬中的“魂幡”。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三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均是这类“魂幡”。“魂幡”上绘有墓主人的形象,意谓招“游魂”归来。
(文/龙文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