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拟3年改造300栋老屋,打造10个特色村落,带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唤醒老屋”成乡村振兴新支点
4月19日,郴州市北湖区仰天湖大草原景区焕新开园,当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离景区不远,“宽洞之家”等民宿集群生意火爆,房间早已订满,这正是北湖区“唤醒老屋”带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仰天湖大草原是国家4A级景区,因生态保护需要,对餐饮住宿项目有严格限制。而邻近的仰天湖瑶族乡宽洞村、保和瑶族乡月峰村,不少农村老屋独具特色却长期闲置。北湖区通过“唤醒老屋”行动,对附近的农村老屋进行合理化改造,带火了仰天湖大草原的旅游。
北湖区“唤醒老屋”试点始于2023年初,今年又迎来新的政策机遇。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为“唤醒老屋”进一步明晰了方向。
“‘唤醒老屋’是方法,促农增收是目的。”北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何琳琳介绍,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北湖区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老屋300栋、打造10个特色村落,带动更多农民分享农文旅融合的红利。
改造老屋发展旅游不能单打独斗,必须面向市场,集中开发运营。为此,保和瑶族乡月峰村首批18户村民联动,将闲置房屋出租给村集体合作社,再统一交由企业进行改造运营,打造仰天湖大草原景区的游客承载地。同时,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企业投资300万元,各级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等投入6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入股经营,每年预计收益40万元。
“唤醒老屋”,不能走传统农家乐“吃、住、游”的老路,而是要充分依靠文化赋能。月峰村围绕瑶族文化特色做文章,举办了瑶族“盘王节”活动招揽游客;华塘镇塔水村打造“枝青艺术小院+特色民宿”业态,带动当地村民实现人均年收入3.5万元,村集体收入较“唤醒老屋”前增长5倍;在保和瑶族乡小埠村,明清时期的湘南民居经统一改造“修旧如旧”,日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
如今,北湖区“唤醒老屋”已成为乡村振兴新支点,累计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3000万元,村集体增收3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吸引大量青年返乡创业。
(文/梁可庭 刘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