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清晨,娄底市中心医院门诊五楼的“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门诊”,46岁的重症患者梁女士拿着CT复查报告问诊,医生仔细阅片后告知好消息:肺部伤口吻合良好,配合免疫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娄底“借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常驻,培育医疗人才队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时代命题】
“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是摆在娄底人面前的现实困境
地处湘中的娄底,曾以千万吨钢、千万吨煤、千万吨水泥等名满湖湘,工矿产业发达,也曾造成部分老工人、工矿聚集区居民的“呼吸困扰”,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
娄底医疗资源较为薄弱,到2023年还只有市中心医院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不幸罹患大病之后,不少病患和家属都曾听过这样的建议:“你们去北上广的大医院找专家看吧。”
娄底市卫健委数据显示,本地患者外转就医2023年达8万人左右,外地就医主要病种占比为:肿瘤(脑、肺等)33.45%,呼吸系统疾病20.03%,泌尿系统疾病2.21%。
打开一张中国地图,娄底距离长沙140公里、距离广州620公里、距离北京1600公里,与医疗发达城市相距遥远,“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是摆在娄底人面前的现实困境。“什么时候家门口有国家级大医院、有知名专家,让我们看病不再折腾?”群众的期盼,成为娄底市委、市政府的民生考题。
【政府作答】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3项,重大疾病不用四处奔波
娄星区南环路与新星南路交叉口东南角,记者看到,总投资22.34亿元、总占地面积263亩的广医一院娄底医院建设现场塔吊林立,5栋主体建筑拔地而起,内部装修和设备采购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十四五”时期,我国探索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医联体等改革成果,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布局不断趋向合理。
娄底,是其中的一个地理节点。2023年,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子湖南的唯一项目,便是广医一院娄底医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人财物等7个方面给予支持,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娄底将其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推进。
此次“牵手”的广医一院,胸外科全国前五,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呼吸学科连续15年全国第一。帮扶共建期间,娄底市中心医院承载医疗技术输入,落实人才的引、育、用、留,待广医一院娄底医院建成后,迁移相关科室和医疗团队至新医院。
比大楼更快落地的是医疗技术——
71岁的吴老(化名)有多个肺结节,且有恶性指征。广医一院党委副书记、胸外科主任医师刘君携手娄底市中心医院医护团队,术前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定位病灶,术中通过“无管化胸科麻醉+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一次性清除吴老右肺多个结节。
“术后1小时,可自主进食;术后3小时,可床边活动。”吴老感觉良好。无需气管插管,仅需微小切口,此类国内领先的“无管化胸科麻醉”,目前已在该院开展20余例。
带领梁女士闯过“生死关”的,是被誉为胸外科“金字塔尖”的肺动脉“双袖式”切除术。该手术操作难度极高,要在胸腔镜放大视野下像绣花一样精细操作:精准切除被肿瘤侵犯的肺动脉干和气管段,再将健康的血管、气管重新缝合。
眼下,这样的诊疗升级,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已从“突破”变为“常态”。
气道肿瘤冷冻切除、氩气高频电刀技术、EBUS-TBNA(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输尿管狭窄舌黏膜修补术……广医一院呼吸、胸外、重症、泌尿、中医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专家,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3余项,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国家队’为娄底培养了一支长驻的医疗团队。”娄底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曾祥文介绍。娄底市中心医院选派145名医务人员到广医一院开展成建制培训。年轻的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永刚前往广医一院进修半年,回娄后埋头钻研临床技术,现每月可独立完成前列腺等尿控手术30-40台。
目前,全市已有319名医疗骨干赴广州等地接受培训,整个区域的医疗水平得到提高。
今年,娄底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获批全省地市级医院唯一“湖南省C类医学学科”建设项目,泌尿外科等14个专科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曾因肿瘤(脑、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等外出就医的娄底患者,不必长途跋涉求医了。今年以来,娄底异地住院同比减少2566人次,异地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减少3788万元。
【百姓评卷】
家门口就医,省钱又安心
10月19日,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团队主刀并带教6台胸外科手术。全程参与手术观摩的娄底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满红感叹道:“最震撼的是专家的节奏,复杂的胸腔镜手术,他们操作精准流畅,还边做边讲解解剖要点,比如分离血管时如何避开神经、吻合时怎样保证毫米级精度,这些实战经验非常珍贵。”
家住新化县温塘镇繁荣村的刘民(化名),曾是一名煤矿工人,是6名接受手术的患者之一。他之前去广州检查,来回高铁票800多元,住两晚宾馆花了400多元,加上检查费,零零总总已经花了近3000元。
“家门口专家开刀,不仅报销比例高,还省下了异地就医的各项杂费,省钱又省心。”10月26日,术后一周的刘民达到出院标准,总花费4.5万元,经医保统筹报销后,个人支付2万余元。
“在家门口找‘国家队’医生做检查、动手术,心里踏实。”梁女士曾被中央型肺癌“缠上”动脉,病愈后难掩喜悦地说。
受哮喘病长期折磨的肖女士说:“我每个月在这里更改一次中药处方,哮喘大有改善。”在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门诊,她坚持半年找广医一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喻清和调理。
从“追着专家跑”到“专家来身边”,自去年1月以来,广医一院来娄工作专家超过450人次,覆盖医教研防管等各个领域。
返乡时,刘民特意坐车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转了一圈,门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的字样映入眼帘。刘民安心地说:“明年这家医院投入使用,复查就来这了。”
(文/邹娜妮 梅舒 邬连兵)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24号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