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名录/枫坪傩狮舞-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省级名录/枫坪傩狮舞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字体:

  

民间艺术奇葩枫坪傩狮舞表演

  《边城》里,一段完美的湘西傩戏打动了江边的翠翠,沈从文赋予了湘西傩戏独特的无穷魅力。

  但傩戏并不因此而只属于湘西。在湘中腹地,龙山脚下,有这样一方水土,被山间最淳朴的气息滋养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数代人传继着一脉相承的傩狮文化,绽放着一朵穿越千年历史的优秀民间艺术奇葩——枫坪傩面狮子舞。

  驱邪祈福五百年的狮吼东来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狮舞最早出现于汉代民间。那时真狮子从西亚千里迢迢偕佛教来到了中国,种种惊险刺激的舞蹈在皇宫内举行,而民间无缘观看。百姓只能根据传闻加以想象,制成假狮子进行舞狮,这种舞狮逐渐演变成身披金色狮毛的民间杂艺活动。

  枫坪傩狮,与这种民间杂艺大相径庭。我们来到了枫坪镇明星村,村中一座土砖构筑的老宅里,保留着一个明朝万历年间的狮形木雕面具,这是涟源市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傩狮,当地人称狮王,对其敬畏有加。

  狮王威严而又醒目地挂在堂屋神龛上最接近大梁的地方。神龛下的木桌上,有香烛随时供奉着。据说,枫坪傩狮最早就出现在万历年间,由于枫坪一带瘟疫猖狂,人们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驱走病魔,将狮子与造型各异的面具结合,通过面具上那凶神恶煞的神情达到驱魔辟邪的效果,这种舞狮逐渐以仪式的形式在当地盛行起来。

  年过花甲的傩狮舞艺人谢亮平说:明朝万历年间,先祖谢氏第十二世祖元环公,依据梦中所见,砍下村里的古樟,雕刻了3个狮王,三兄弟一家供奉一个,几百年来,一直在三房支家族中流传,只可惜在文革期间,两个被毁,只有这一个得以保存。

  当人们请求将狮王取下拍照时,全场敛容屏气,一位谢姓老人来到神龛前,燃上香烛纸钱,口中念念有词,在卜得上上吉祥卦后,方才请狮王落地。

  近距离细看,面具制作粗犷,古朴而威严,其特有的纹饰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同行的湖南省民协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李新吾分析道:眉心字上有明显的牛角形状,额头上还有两个牛旋状的纹饰,显然就与梅山土著崇拜牛的习俗有关联。

  在梅山文化的熏陶下,枫坪傩狮舞与其他的舞狮子不一样。北方的舞狮子注重表演,南方的舞狮子注重竞技,而枫坪傩狮更注重讲故事。李新吾认为,据《谢氏族谱》所述,谢姓于宋元之际定居枫坪。枫坪距西汉初在梅山峒区建置的连道县治不足4公里。县治所管辖的土著居民史称梅山峒蛮。谢姓到这里定居,接受梅山文化影响是情理之中的。而历经400余年后,古老的傩面狮子舞,已发展成为一项集祭祀、娱乐、观赏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内涵深刻、影响广泛的重大民俗活动。

  http://upload.ldnews.cn/oldfiles/meishanculture/UploadFiles_8324/201202/20120229153949433.jpg

  万历年间的老傩狮面具

  尊神祭祖神秘仪式下的文化大餐

  阵阵锣鼓声、鞭炮声唤来了四面八方的居民。在枫坪村小学操坪里,临时搭建起一方小舞台,我们正巧赶上的是枫坪镇文化站和枫坪村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表演。不大的场地上,人群早已严严地围了几圈,焦点集中到了场地的中央。

  枫坪傩狮舞常以3040人组成,8个人负责主要的表演,其中4个人轮换舞狮头、狮尾,4个人戴傩面饰演判官、土地、猪精、猴精,其他的人则在旁敲锣打鼓、举花灯报节目、递道具。

  傩狮舞表演前,准备工作中就有祭祀仪式,庄重而严肃。放鞭炮、供祭祀品是必不可少的。桌子上摆放着鸡、鱼、刀头肉三牲以祭祀狮王。傩狮舞传人谢亮平诚心地叩拜着、祈求着,恭请狮王出山。第一个故事是以耍四门作为开头,耍四门就是拜五方,由判官引领着傩狮和猴、猪,先叩拜土地与祖先,再向东西南北中行礼,以求天下和谐太平。傩狮舞就这样在行古礼仪式中热闹地拉开了序幕。

  枫坪傩面狮子舞最大的特点,是以众多细小而有趣的故事再现生活,对古老山民的生存理念和诉求,用哑剧式的肢体语言和少量赞词、小调,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些故事当中,有模仿动物习性的,如《猛虎跳涧》、《狮子滚绣球》、《扁鱼上水》、《喜鹊啣梁》等曲目。这类曲目,以表现艺人的造型技巧为主,以增添曲目的观赏性和现场的喜庆气氛。有表现生活故事的,如《蔡坤三耕田》、《张屠杀猪》等。《蔡坤三耕田》就讲述了一个村姑好心救助落难官人,不料被其夫怀疑有外遇,直到最后正德皇帝下诏封诰才得洗冤并获厚报的故事,立意在引导人心向善。有描写生殖繁衍的,如《美女梳头》、《马婆生崽》、《仙鹅抱蛋》等。《马婆生崽》,主要表演母马怀孕并产下双胞胎马驹的情节,是刚娶了新媳妇进门的人家最为欢迎的曲目。有表现文学典故的,如《姜太公钓鱼》、《文王跑马》等。《文王跑马》是借用周文王骑马回西岐的典故,让一个孩童戴上傩面,骑上狮王离场,是用一个吉祥的象征,来宣告全场傩舞结束。

  负责抢救、整理傩狮舞项目的镇文化站站长刘集华说:整个傩狮舞项目,包含了108个故事。这108个故事,就是108条经典,就是108把金钥匙,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枫坪人们开启智慧之门,追寻更加美好的生活。

  更可贵的是,这些故事,保存了大量的原生态生活细节。刘集华指着现场张屠户杀猪的场景,先将猪毛刮掉,然后从猪后腿上捅气眼吹气,这些就是农村里杀猪最常见、最生动的细节,当地人一看就知道了,而现在城里人很少能看到农村里的这些原生态的东西了。

  故事的名称都是直接而又通俗的农村话语,杀猪,生崽,耕田。这些名字虽然俗气,但是保留着当地最为原始的味道,要是改了名字就不能体现原生态的情趣了。刘集华说。

  http://upload.ldnews.cn/oldfiles/meishanculture/UploadFiles_8324/201202/20120229153949907.jpg

  头戴面具的傩狮表演者

  弥足珍贵家族传承有待发扬光大

  枫坪傩狮舞从万历年间出现,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民间傩狮文化以谢氏家族传承为主。我们所能见到的表演小团队中,今年66岁的谢亮平,作为傩狮舞第十九代传人,担负起了传承傩狮舞的重任。

  寒风中,人们身着单薄的戏装进行表演。在这个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有75岁,其他几个专舞狮头狮尾的表演者,也均已年过70岁。

  枫坪傩狮表演,一场完整的表演需要2个多小时。由于需要大幅度的肢体动作,翻爬滚打,才十几分钟下来,人们后背的衣服上就已经汗迹斑斑了。最为辛苦的莫过于狮子的扮演者,更是需要长时间的弯腰动作。几个故事下来,只能用换人来延续表演。

  李新吾感慨道:曾经的主力成员,如今多数已入古稀之年,再没有能力独自组织起一场盛大活动。这一曾经世代传承、名震一方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今有面临失传之虞。老一辈痛心疾首,竭力想组织青少年,把傩狮舞继续舞起来,但是因财力、人力和表演技巧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舞起来了,也只能因陋就简,很多技术性很强的传统项目都被忽略,观赏性也就大打折扣。乡亲们说,按照目前状况,不出10年,恐怕连作口头传授的人都不再有了。保护枫坪傩面狮子舞这一传统文化项目,迫在眉睫。

  这个扎根于民间的傩狮舞,虽然不如舞台艺术那般高雅,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让当地人们乐此不疲。

  这是民间最珍贵的艺术,保留了古代民间最鲜活的精华,现代人或许再也难得感受到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画家说,我要用油画来展现故事里最生动的瞬间与最精华的部分,将傩狮故事进行传承。

  现场的锣鼓声依旧,村民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这种简单的快乐,我们希望能够继承传续。李新吾告诉我们,傩狮舞虽然有108个故事,但现在能演出的只有72个。这些饱含着民间生活气息的故事弥足珍贵,当地政府正在组织力量,争取将这108个故事复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