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2018年,全省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优,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较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长沙、益阳、娄底等8个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全力稳定增长预期。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95户,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上升至全国第8位,长沙、邵阳等市新入规数超过200户。非公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8%,新增小巨人企业248家,累计达到480家。工业投资增长32.4%;技改投资增长38.1%,增速居全国前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3.8%,连续2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关闭退出煤矿87处、化解过剩产能600万吨;取缔“地条钢”企业7家,涉及产能120万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粘土砖及页岩烧结企业2038家,淘汰石灰土窑57座,对74条水泥生产线和9条平板玻璃生产线进行清查公示并锁定产能基数;湘潭、湘西等9个市州整体退出烟花爆竹生产,清查出需关改搬转化工企业102家。新获批29家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湖南省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地区。
三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省领导分工联系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高位协调、统筹推进产业链发展。围绕产业链招大引强,新引进惠普、伟创力、施耐德、大陆集团及京东、百度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已具备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株洲创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成功获批,电子信息、新材料具备建成全国有影响力产业高地的基础条件。
四是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已经发布三批共150个制造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再发布100个第四批制造强省重点项目、总投资874亿元。新引进“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中,制造业超过一半。11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全部开工,邵阳中电彩虹特种玻璃、长沙伟创力等23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五是加快融合融通发展。先后发布鼓励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政策文件,成功举办2018中国(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正式授牌。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培育出标杆企业92家。军民融合持续深入,19家单位新获“民参军”持证资格,一批军工投资项目获批,一批军贸产品完成出口立项。大中小企业融通形成特色,5家企业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新增4家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7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