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4月24日上午11时30分,永州市冷水滩区疾控中心接到永州市三医院报告:该院日常监测中发现1例已出院患者为疑似霍乱病例。经了解,患者(50岁,女,农民)4月18日凌晨1点多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黄色水样便,量较多,4月18日上午开始呕吐,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当日中午入住永州市三医院。患者发病期间无发热,入院后予以胃复安、头孢他啶等对症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于4月21日强行出院。4月24日永州市三医院从患者大便样中分离疑似霍乱菌株,疑似O139感染,请求市、区疾控中心进一步鉴定确认。4月25日上午,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判定为一起O139霍乱散发疫情。
(二)处置情况。永州市卫生部门立即派出流病和检验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控。一是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搜索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二是对患者居住地的周边环境、物品、饮用水及排泄物开展消毒工作,对密切接触者予以预防服药2天。三是加强监测和报告,每日与村支书保持联系,发现有腹泻病人立即报告。同时,加强全市霍乱疫源检索工作,重点做好海、水产品、食物等的监测工作。
(三)启示应对。一是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畜牧水产、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工商等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强化信息沟通与共享,联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霍乱监测体系,强化内外环境霍乱监测,及时、合理地向社会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做好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处理疫情,严防疫情扩散。三是加强大型聚餐卫生管理。农村聚餐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执行力度弱化,工作落实措施不到位,食安部门要加强对大型聚餐,特别是农村婚丧喜庆聚餐的卫生监督和指导。四是加强检测检疫。鉴于全省霍乱疫情传染源与水产品密切相关,畜牧水产部门要将霍乱弧菌纳入水产品质量安全常规检测指标体系,防止受污染水产品流入市场;工商部门要严格水产品索证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进行检验检疫索证和出产地审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切实落实出入境卫生检疫制度,强化对往来霍乱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检疫。五是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饮食常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健康饮食意识,提升参与、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