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并不遥远,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卫星”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19-04-24 15:32 【字体:

  “航天并不遥远,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卫星”

  ——访天仪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峰

  太空有多远?造一颗卫星要花多少钱?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航天顶尖技术神秘而又让人充满想象。

  4月23日上午,天仪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峰在亚热带遥感应用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年前,我们公司说要发射第一颗卫星,没人相信。3年后,我们完成了第二代标准化平台的技术研发及验证工作,做到了一年批量生产10颗小卫星的能力。这也是中国商业航天首次实现批量化生产。航天并不遥远,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卫星。”

  和时间赛跑 

  天仪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仪”)在国内数10家商业卫星公司中以“快”著称。

  天仪是中国首批商业航天公司之一,秉承“让航天触手可及”的愿景,通过研发低成本微小卫星,将卫星应用到更多的商业领域。天仪成立3年,就完成了6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十多颗卫星,并计划在今年发射20颗卫星,为包括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等在内的10余家科研院所、大学和商业企业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商业化微小卫星星座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很多想要做太空实验的科学家而言,一辈子有一次机会就很不容易了。杨峰说,天仪需要和时间赛跑。“你知道中国发射一颗卫星的背后,承载了多少个科学实验项目?这些项目背后的科学家又因为航天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要等多少年吗?”杨峰介绍道,中国空间站计划在2022年建成,届时能被送往太空进行科学实验验证的项目,全国不超过100个,但从全国顶尖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征集的需求来看,全国至少有1000多个科学实验项目等待验证。因为航天资源的稀缺,导致很大一部分空间科学研究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杨峰从巨大的供求差中看到了机会。天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为更多人实现低成本和快捷的航天之路。

  天仪选择了自主研发微小卫星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天仪自主研发的卫星,将原来需要等待至少5到10年的时间缩短到1年之内,然后把成本降低几个数量级,“一个实验最低只需要几十万元,而传统方式则需要耗资上亿”。目前,天仪一个标准卫星的成本是100多万元。未来,杨峰的愿望是把卫星的成本降到几十万元甚至几万元。

  杨峰说,天仪希望通过微小卫星的方式,让空间科学跑得更快。

  走最难走的路 

  杨峰认为,成功从来都是急不得的。没有一家伟大的企业是靠投机取巧做起来的。天仪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容易的路。

  当同行一窝蜂地去攻占通讯和遥感这两个利润丰厚的市场时,天仪却选择了空间科研市场。

  杨峰说:“天仪是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我们在技术上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客户,通过更高效的方式,使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体验。”

  也正是怀抱着这个初心,天仪的服务模式从原有单一的技术验证拓展至卫星+具体行业应用;在服务内容上,从单板搭载到整星服务解决方案,形成了多样的产品线;在客户范围上,从单一客户定制搭载服务向商业星座计划大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客户类型上,从科研院所到不同技术领域的商业客户不断扩展。天仪还在跨界合作上积极探索,与长沙市、华为荣耀、海尔集团等众多地方和组织合作。

  天仪一直坚信的就是,将眼睛放在客户身上,然后去啃最硬的骨头,去干最脏最累的活,去走最难走的路。

  (文/李传新)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陈新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