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进展
1、全市免费产前筛查任务数是47145人, 截止到8月20日,全市已为34070名孕产妇提供孕中期免费产前筛查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为72.26%,其中达到72%以上的县市区有: 蒸湘区95.32%、雁峰区92.55%、珠晖区86.43%、石鼓区85.62%、、南岳区75.51%。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督导检查。2018年8月2日-8月9日,为规范衡阳市产前筛查机构和采血机构有序开展产前筛查(包括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筛查)与诊断工作,进一步推动衡阳市免费产前筛查工作,市卫计委对12个县市区共49家助产医疗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诊断)技术专项监督检查。主要督导产前筛查定点采血机构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的执行情况;有无非法采血、非法外送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等情况;重点查处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的行为。
2、加强工作调度。衡南县制定了《衡南县2018年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筛查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并组织了人员培训,以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监管,并建立定期督查工作制度,确保项目科学规范开展。财政部门建立定期抽查工作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石鼓区区卫计局制定了《石鼓区产前筛查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1次专项督导,进行了督导通报。雁峰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产筛工作人员于7月底对辖区内三家医院进行了产筛工作的督查。督查采用了查看台帐资料、检验录入平台信息技术及询问产筛对象等方式进行。
3、加强工作保障。蒸湘区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单位责任。区财政部门负责落实项目经费,为项目实施提供财政保障。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加强工作协调和督查考核。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产前筛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区辖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标本采集、递送、随访。镇街(片区)卫计办妇幼专干和村专干负责摸底、登记和检查结果的送达。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耒阳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集相关单位在卫计局5楼进行孕产费产前筛查调度会,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一套由“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机制;二是制定了《2018年免费产前筛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工作的目标、内容、意义,规范工作流程和检查流程。确保产前筛查工作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4、加强高危干预。各县市区为确保项目高质量运行,加强项目工作监管,确保项目科学规范开展。对评估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的孕产妇,由辖区社卫中心妇保专干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及上门与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其接受诊断干预等服务,全市高危干预诊断率为84.55%,南岳区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即时做好结果反馈,督促其去市妇幼做好产前诊断,并做好高风险孕妇的追踪随访工作。按时将产前筛查情况统计报表上报区考核办和统计局。检验科确定专人负责,建立采血、分离、贮藏制度,确保筛查血样本质量,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每周四安排专人递送标本至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5、加强宣传力度。祁东县城连墟卫计综合监督执法所建立了孕妇微信群,村计生专干只要一发现孕妇到了产筛时间,及时告知孕妇到医院做免费产前筛查;官家嘴执法所印制了免费产前筛查宣传单,每次各村委会开大会时,都会老百姓进行产前筛查的宣教,并发放宣传单,提醒村里的孕妇到了产筛时间及时到医院接受产前筛查。在辖区内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宣传产前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孕妇家庭所有成员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的知晓率、认知度,增强广大孕妇参与项目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衡阳县通过电视媒体、义诊、粘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孕妇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百姓对产前筛查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动员全社会、家庭积极参与和支持产前筛查工作。县妇幼保健院组织相关人员在船山广场进行了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宣传义诊活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咨询,100余人参与了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常宁市从源头抓好产筛摸底工作,从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窗口个性化宣传到婚检孕检中心发放产筛宣传折页,到重要节假日,到返乡人口集中等地方,组织市、乡、村三级开展集中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微信群联合妇联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广播电视媒体也以宣传片形式进行宣传,利用计生网络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