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既有诗情画意的A面,也有“洪水一大片”的B面。
昨天起,全省降雨趋于缓和。根据当前汛情及有关规定,湖南省防指决定,自5月31日9时起,解除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省仍处降雨集中期、灾害多发期,全省安全度汛这根弦不可有丝毫松懈。“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是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时,牢牢掌握主动权的不二法则。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水患是湖南最大的忧患。俗话说“五月五,端午水”,这段时间,强降雨是常态。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眼下至6月中旬,我省将面临十余天的雨水相对集中时段。可以说,不仅仅是端午节,未来半个多月,我省不少地方都将“泡”在雨水里,强降雨确保安全度汛的压力所在。
确保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安全度汛,是湖南汛期安全的重中之重。“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既有诗情画意的A面,也有“洪水一大片”的B面。作为长江流域的天然调蓄湖泊,洞庭湖每年承担着分泄长江超额洪水的重任;湘资沅澧四水组合入湖,主汛期也集中于6至7月。确保洞庭湖和四水堤防安全,科学调度蓄水分洪,使水利设施正常运行,是安全度汛的关键所在。
尽管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度汛经验,水库、水电站、蓄滞洪区、排涝泵站等水利设施越来越完备,但每年雨情、水情都有新特点、新变化,每一次都要有“研判在前、防范在先、处置尽早”的主动性,科学精细调度。“尽管全年断水时间在增加,但水量多的降雨季,防汛压力没有丝毫减少”,相关水利专家说出了近年来洞庭湖及四水水域的新特点。近期,笔者在洞庭湖周边走访发现今年长江上游来水比以往更早。提早应对,加强监测,提高防汛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早一步、快一步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措施。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坚持“防为上”的工作要求,才能在雨情、水情、汛情交织中看清趋势,才能把握好主动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
(文/黄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