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实施创新提升行动1—9月工作情况汇报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4-10-30 11:15 【字体:

省实施“八大行动”综合协调组:

  根据工作调度掌握的情况,我们综合形成了1—9月的工作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再上新台阶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23年我省R&D经费投入突破1200亿元,达到1283.9亿元,保持全国第9、中部第2;我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7%,保持全国第9、中部第2;投入强度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8年的0.33个百分点缩小至0.08个百分点。全省基础研究经费 8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R&D经费比重为6.87%,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企业R&D经费支出达1051.82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

  2. 技术合同成交额:1—9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3434.72亿元,同比增长45.56%,完成全年目标的73.61%。从增长率来看,前三名分别是怀化、邵阳、衡阳,其中怀化增速381.74%;从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来看,前三名分别是永州、常德、郴州,永州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12.58%,怀化、郴州、常德三市增速及指标完成度均超100%。

  3. 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9月,全省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备案金额141.6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0.82%,同比增长38.82%;累计放款企业数5527家,同比增长42.38%。从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张家界、株洲、娄底,张家界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11.11%。

  4. 在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1—9月,在湘高校技术合同登记额28.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05%,在本省转化占比49.34%。

  二、“六提”任务取得新进展

  (一)标志性工程提速方面。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TS实验室已落户长沙并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注册,加快推进实体化运行;崖州湾实验室基地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首批科研人员入驻;TH实验室基地已编制建设方案并报省政府。湘江科学城建设,初源新材料研究院、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车电网光储充研发中心等22个研发中心落地,加快推进湘江科学中心、长沙市一中学湘江校区、湖南大学科创港等首开区项目建设;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项目土地已摘牌,已确定招标代理机构,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双湖家园项目主体已完成施工图审查备案,四个地块均已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地块场平工程已基本完成;修改完善《湖南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含湘江科学城规划)》,组织召开规划听证会。“4+4科创工程”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完成竣工验收,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已入驻实验室集聚区,遴选首批PI团队231个,召开实验室理事会2024年第1次会议,专题研究实验室建设运行有关问题;启动《岳麓山实验室2024年种业专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形成第一批科研攻关清单;实验室林科大项目土地开展土地资产评估,预评估值10.5亿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取得3项产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麓山实验室XR展厅完成升级改造并重新开放、智能人因中心完成场地建设和人员入驻、CMF与快速成型服务中心已揭牌运营、智能家居设计中心实验室基本建成,衡山实验室总部1#主楼完成室内装修,洞庭实验室组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湘江实验室总部完成装修项目备案审批和施工图招标设计,启动造价及审价工作;芙蓉实验室总部核心区完成提质改造设计方案,启动实验动物中心设计工作;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累计为40个领域近3000家用户提供25亿核时的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建安工程竣工验收,完成滑轨台架10MPa喷水试验和直线速度100公里/小时车载台架试验;力能试验装置完成一期力学环境试验装置、交流传动试验装置和整车低频滚动振动试验装置等升级建设,全面开展检测认证服务;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完成一期项目高空环境模拟、高低温环境模拟、飞行速度模拟以及结冰模拟等调试,圆满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整机结冰适航试验,填补了国内空白。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和引进企业研发中心197家,完成投资44.1亿元,其中认定备案企业研发中心85家(全年目标120家),落地“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22家(全年目标30家);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和氢冶金实验室、松井集团全球研发中心等37个项目建成启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验区,加快组建高规格专家咨询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共同设立研发项目,为中国科学院在湘设立文化和科技融合研究机构打下基础;支持建设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数字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起草《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建设方案》和《理事会章程》,拟召开第一次理事会;加快实施超高清视频算法研究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达5家,居全国第6、中部第1;完成文化大数据应用中台上线部署,搭建文化资源数据典型应用场景;完成文旅视频云平台部署上线,南岳衡山祝融峰慢直播业务已接入;数字内容生产平台“芒果云”完成芒果云软件、调度与服务体系建设及试运营,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等保二级电子证书。长株潭自创区提质升级,1—9月,技术合同成交额1234.6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5.94%,完成全年任务的94.97%;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纯信用贷款88.8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4.04%;开展长株潭自创区10年改革发展评估,8月底,工信部规划司吴家喜副司长来湘调研指导长株潭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组织专家论证会,进一步修改完善文本,9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示馆建成,完成岳麓峰会接待;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入选“数智虹旅、赋能雨花”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株洲市召开产教融合成果交流会,发布《株洲市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度发展报告及2024年度需求报告》。

  (二)平台能级提档方面。地球科学、海洋、化学领域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完成评审答辩。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已正式获批建设。正在开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申报工作,拟新增认定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推进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新布局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个,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8个,开展制造业中试平台摸底工作。出台《北斗全域全场景应用示范区建设方案》。湖南大学、国家启元实验室会商明确湖南省高等研究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人选。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完成JMRH领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和立项。长沙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三)科研攻关提能方面。2024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6亿元(带动上下游投资1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87%,完成研发投入2.16亿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4项,申请专利40件,建设创新平台8个,推动应用示范9项。“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方向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2项。审定通过93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其中新审定镉低积累水稻品种5个,并完成35万亩早稻、136万亩中稻、30万亩晚稻的推广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早中晚稻“全覆盖”。“优质双季超级稻丰产增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等4个生物种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落户湖南。浏阳市、澧县分别建设60亩和50油茶新品种试验示范林,株洲市渌口区开展100亩油茶水肥一体化建设工作。省重点研发计划先进制造专题设置“智慧农机”方向,“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研究与开发”等5项项目立项。完成《湖南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及运行管理办法(送审稿)》,按程序提请上会审定。编印《全省北斗规模应用进展情况》,推进中国星网湖南协同创新中心、北斗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项目。印发全省首个支持氢能发展专项政策——《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长沙、株洲、常德、张家界、郴州等地举办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

  (四)人才支撑提质方面。2024年度全省9人获得国家杰青资助,19人获得国家优青资助,共有101人获得国家杰青、优青、WR、CJ计划资助。2024年度全省博士后进站人数目前已有62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3%。2024年度芙蓉计划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支持项目已完成第一、二轮资料审核,即将进行第三轮资料审核、专家评审打分环节,预计于11月确定入选人员。2024年度“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人选已确定736名,在常德、浏阳、湘西等地举办科技特派员培训班。赴长沙、常德等市州调研,会同省公安厅等单位研究解决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一卡通”问题。举办1期科技人才特训营,完成“湘聚人才会客厅”年度活动计划方案,确定“智汇潇湘”人才活动方案。完成《推进“湘智兴湘”工作实施方案》立项程序。《湖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含科研机构试验系列)职称申报评价办法(试行)》完成征求意见工作,拟于近期出台。

  (五)成果转化提效方面。制定省科技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建设方案(审议稿)。征集高校待转成果及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其中高质量技术需求超400项,完成“双高”对接活动超60场。举办全省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湘潭行活动,促成一批校企合作签约项目。组织开展2024年科技项目审计和绩效评价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起草《进一步完善湖南省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认定“湖南省军融公共服务有限公司”等32家机构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调研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分市场工作站,走访衡阳市、郴州市、湘西州分市场及工作站。以省委科技办名义向各省直有关单位印发《贯彻落实〈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职责分工的通知》。下达“五首”产品奖励资金1.44亿元,组织“五首”产品评定,已确认首台套技术装备50个、首批次新材料52个,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10款,首套件基础电子元器件25款、首版次端软件42款。全省新增93475家企业上云,8826家企业上平台,新建智能制造企业702家、智能制造产线(车间)1165条(个)、智能工位6863个。

  (六)创新生态提优方面。深化科技金融服务,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湖南省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设立与运作方案》。推动实施《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拓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首贷户和覆盖面,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力和水平。支持比亚迪在湘投资布局的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推荐株洲中车、长沙三安等6家重点企业纳入国家集成电路和重点软件领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清单。开展“政银担企”合作,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推动专项担保计划在湘落地。遴选省上市后备资源库科创板后备企业子库,调研省内9家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兴天电子、华夏特变、威胜能源、德智新材、中车时代半导体、澳维科技、联诚轨道、时代华鑫、安牧泉)。举办上交所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并购重组(绿色能源产业链专场)”活动。截至9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310.2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27.1亿元,占全部高技术制造业贷款的63.1%。完善开放创新体系,召开松雅湖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完善建设方案和框架协议,推动团队尽快入驻;岳阳临港高新区、湘西高新区按照工信部要求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进度,耒阳经开区、渌口经开区、苏仙产业开发区、南县经开区已向省产业园区成员单位征求创建省级高新区意见。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标志性工程建设方面,推动岳麓山实验室入驻工作,强力推进林科院片区土地出让;出台《关于支持长沙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提请省政府常务会审议《湖南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含湘江科学城规划)》;印发实施《关于加强湘江科学城规划实施监督的通知》,协调湘江新区和湘潭市做好项目建设管理。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及时掌握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定、国家医学中心批建工作进展,推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化整合;组织开展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紧盯FAST拓展阵列、海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等重点项目,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省规划布局;推动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库,推进全省科技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建设。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围绕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固态电池、氢能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加快推进油茶抗旱品种选育、油茶融合细胞再生、油茶仁超临界萃取工艺优化试验等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四是优化创新生态方面,修改完善《进一步完善湖南省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方案》,扩大“包干制”实施范围;落实好《湖南省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设立与运作方案》,推动设立省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地实施科技创新担保专项计划,扩面提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实施落地,激励银行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领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资金向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倾斜。

  省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

  2024年10月22日


信息来源: 湖南省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工作专班      责任编辑: 陈莹
相关阅读

湖南省实施创新提升行动1—9月工作情况汇报

335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