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也是全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湘江在湖南境内流经8个市,流域面积占全省近一半,承载着湖南60%左右的人口、75%以上的生产总值,自古以来就是三湘儿女的生命之源,孕育了璀璨的湖湘文化。然而,长期以来,全省80%的重金属污染集中在湘江流域。1957年,湖南省卫生防疫部门对湘江进行监测,报告显示水质总体良好。但到1966年,湘江水中便监测出铬、铅、锌、锰、砷等重金属。197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给中央有关部门的报告指出,湘江已成为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1979年6月,湖南省革委发布《湘江水系保护暂行条例》,并开始进行《湘江污染综合防治硏究》项目,该项目于1984年完成。
1997年6月,国家计委批复同意湖南省利用第四批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治理湘江流域环境污染。
1998年5月,“98三湘环保世纪行” 宣传活动拉开序幕,活动主题为“保护湘江”。
1999年12月,国家计委就湖南湘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利用日元贷款方案批复湖南省计委。项目总投资19.3亿元。
2002年1月,湘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株洲市霞湾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行。
2008年6月,湖南启动了为期3年的“千里湘江碧水行动”,时任省长周强提出“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
2011年3月,国家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这是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区域性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
2012年8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以湘政办发(2012)56号文,发布《〈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工作方案(2012-2015年)》,对湘江治理的目标进行了细化。
2013年4月,《湘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2013年9月,湖南把湘江保护与治理定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