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来,全省各地在推进数据共享、提升“一网通办”和智能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创新,让数据资源更加集约互通,让审批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好办易办。现刊发部分地区经验做法,供各级各部门学习借鉴。
常德市“四统一”全力赋能“湘易办”
常德市通过扎实推进平台、应用、数据和运营“四统一”,全力赋能“湘易办”。一是推进平台统一对接,强化基础底座支撑。分两大版块推进平台统一对接、实现功能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造“湘易办”常德专区政务服务版块;基于“我的常德”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湘易办”常德专区特色服务版块。全市按照“湘易办”技术标准规范,统一推进相关平台融合对接。二是推进事项统一输出,强化便民利企服务。聚焦高频服务,推进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依托相关系统整体输出到“湘易办”,已集中梳理输出第一批四级网办深度(全程网办)事项,并对接输出营商地图、政策兑现服务事项,实现822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依托“我的常德”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政府网站、房产服务、司法服务等信息系统,精选输出便民服务事项60余项。三是推进数据统一共享,强化核心要素保障。依托已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在建应用支撑平台,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已归集77家市直单位2807个目录51亿余条数据,形成电子证照和视频资源等重要数据库,相关数据通过大数据总枢纽将众多服务推送至“湘易办”。四是推进运营统一实施,强化持续发展能力。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思路,统一健全管理体系,完善运营机制。将“湘易办”常德专区建设纳入智慧常德建设重点任务,高位统筹部署,专项资金保障,严格评估考核,推动组建智慧常德建设运营公司,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提供长期稳定的综合保障。
吉首经开区经营主体登记异地办理
从“面对面”迈向“键对键”
吉首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依托湖南省“一网通办”业务系统,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转变为“键对键”服务,实现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刻章、税务登记、人社登记等全流程网上办理,让企业充分享受“线上一次办,线下不用跑”的不见面审批改革红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创业热情。申请人无论身在何地,只要通过互联网申请,无须再到登记场所提交纸质材料,就可以全程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实现“零纸张、零跑路、零见面、零收费”全流程网上申报和审核登记。企业申请人可以选择现场领照,也可以选择邮政EMS快递的方式免费领取营业执照,对身处异地的企业申请人提供了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吉首经开区共有95户企业通过“零见面”方式顺利办理了经营主体登记业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缩短了企业登记开办时间、降低了企业开办成本。
慈利县打造智能大厅 推进政务服务升级
今年,慈利县政务中心从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两侧切入,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对政务大厅开展智能化改造。一方面建设智慧停车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将大厅对面荒地改建成“河景”停车场,占地面积20亩,共设有108个停车位,停车场还搭载了智慧停车系统,与政务一体化平台打通,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停车服务。一方面开发智能导服系统,主动精准服务。以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要素为基础,汇聚事项常见问题、申报材料、相关政策法规等信息,建立政务百科知识库,为大厅导服人员打造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智能导服系统集工单中心、信息检索、排队疏导、咨询答疑多功能为一身,可智能化识别超时办件、老年群众、特殊人群、帮代办需求群众,并推送至导服人员,指引导服人员主动提供服务,既能有效引导办事群众分流,又能让其体会到更为主动、更有温度的服务。
邵东市推行全程“帮办代办”服务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邵东市把审批“帮办代办”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推出“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服务模式,通过“流程优化+帮办代办”的效能叠加,实现项目审批二次提速,用政府辛苦指数换来企业“满意指数”。该市成立“帮代办”办公室,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情况进行梳理,建立200余家重点企业帮代办名录和重点项目库。安排专职代办员与各审批部门进行对接,采取“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研究”的方式联合审批,加快企业事项办理进度,为企业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股东式服务”。今年以来,为企业帮办代办事项50余件,满意度达98%。同时积极开展“三送三解三优”活动,实地走访50余家企业及重点项目,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60余次,兑现惠企便民政策16项,兑现奖补资金6000余万元。举办援企促就业大型招聘会,保障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帮助28家企业招聘产业工人3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