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专题>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观点评论 > 详情
中非合作,这湘风景正好。这几年,湖南举办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湖南·非洲国际产能合作暨工商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湖南—非洲地方产业合作对接会”等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再过两天,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长沙隆重开幕。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来说,这既是又一场开放的盛会,也是湖南对非合作硕果的集中展示会。
“黑石号沉船”展示的长沙窑陶瓷震惊世界,说明早在唐代,这片土地就与非洲有着密切的经贸联系。湖南有8对中非结对城市,截至去年3月更有120多个项目落地非洲,最近刚刚开通的湖南首条直飞非洲定期航线更是成为“网红”航线。无数热情的湖南人,踏上火热的非洲大地。过去是互相支持的好兄弟,如今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
湖南与非洲,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现实挑战,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产业优势的互补性强。隆平高科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种在广袤的非洲热土,中车株机、三一重工、湖南建工等“湖南制造”不断结识有共同理想的合作伙伴;高桥大市场里,咖啡和红酒等具有比较优势和民族特色的“非洲出产”深受欢迎。这些年来,从政府主导转为市场运作、从商品贸易升级为产能合作、从工程承包迈向投资运营,湘非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与时俱进。湘非合作,埋下的是共赢互惠的种子,收获的是美好生活的愿景。
“中非合作好不好,只有中非人民最有发言权。”可笑的是,总有人置中非正常经贸往来于不顾,无视“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坚实基础上”的事实,抛出像什么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种种论调,不一而足。稍微推敲,不难发现,这些“歪论”根本站不住脚。去年,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高级别圆桌会议现场,袁隆平教授赢得了在场的非洲朋友充满敬意的目光;在很多非洲国家,当地人看见湖南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喊:“满哥!”这种真情流露,比任何广告都能打动人心,也是中非关系最生动的写照。
友情岁月和美好未来,充分证明了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既能互利互惠,也能收获友谊。期待这次博览会挖掘合作潜力,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中非人民。
(文/杨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