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利用好“数智”红利,推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
湖南的“智赋万企”、江苏的“数实融合”、浙江的“实体经济数字化”都在有序进行中。工业企业变革的机会就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
3月份,《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8月23日,湖南“智赋万企”推进大会在长沙召开;就在上周,湖南“智赋万企”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在长沙召开。
观潮君注意到,以上两次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均出席,并作了部署。
大动作接二连三,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本次会议与8月份的会议相比,既讲了成绩,也亮了短板,更强调解决问题的发力点。
那么,全省“智赋万企”进展的成效如何?还面临哪些短板?该如何破解?
“智”:为“智改数转”打牢基础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筑牢算力底座是新型工业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在“智赋万企”行动中,“智”是基础,夯实数字底座是工作重点。
上周的会议透露,今年以来,湖南已新建成5G基站3.3万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前5G基站数量排名全国第8。
此外,湖南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也在今年启动建设,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首期)、中南智能算力中心等智算中心也正式投产运营,创新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的“算力网络构建”研究,已攻克算力资源抽象难、算力统一管控难、算力智能调度难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与华为在湖南联合启动“鹏腾”生态系列计划,中电港、AMD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建的“先进计算产业联合实验室”揭牌等创新举措,也在进行之中。
在“智改数转”之路上,湖南企业的创新攻关步履不停。
比如,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共完成116款产品认证,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比如,通过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湖南维胜科技电路板有限公司入选了国家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
在融合应用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湖南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1.1%,高于全国平均值2.1个百分点。
智能融合是制造业企业变革升级的“金钥匙”。今年,湖南已建设智能制造企业724家、智能制造产线(车间)1104条、智能工位7381个。
“智赋万企”还有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态势,占GDP比重达30.8%。
在省智能制造协会会长高狄看来,“智赋万企”行动已成为打造数字湖南的重要抓手,“湖南工业实力硬扎,具备很好的工业数据采集基础”。
“赋”:有勇知方,如何发力?
在湘潭钢铁集团的五米宽厚板生产车间,一块块火红色的钢板达到1280℃的高温,正在传输辊道上有序滑行,热浪扑面而来,然而偌大的生产线上,却不见一个工人的身影。
“黑灯工厂”背后,是“智赋万企”的杰作。
透过占据三面墙壁的99块屏幕,炼钢、轧制、成品、入库等各道工序一览无余。数十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依托5G+智能化,拨动摇杆、按动按钮,装载吊卸任务即刻完成。
截至10月底,湖南新推动95697家企业上云,9742家企业上平台,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已累计已实现58.32万家企业上云、3.36万家企业上平台。
成效有目共睹,为什么能超额完成?结合上周会议通报的情况,观潮君分析了几点原因。
首先,形成了高规格的工作联动机制。至少有10家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确立了推进“智赋万企”行动重点任务指标,从行政层面凝聚了合力。
比如,湖南省工信厅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智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产线(车间)、智能工位建设。
在资金保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供给。这对于部分囊中羞涩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其次,“智慧”中心、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持同向发力。湖南省发改委推动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省教育厅推动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省科技厅推动数字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等。
比如,湖南四大实验室之一的湘江实验室已形成超500人的科研团队。就在前不久的2023世界计算大会上,揭牌了与新华三集团、万兴科技、麒麟信安、湖南中南智能装备共建的四个创新研究院。
如今,“智赋万企”推动校企合作,高校孵化科技成果并落实到企业的鲜活案例越来越多。
“智赋万企”的关键环节是“赋”。通过“数字化”武装“千业万企”,湖南正努力从传统制造业大省向智能制造大省转变。
“万企”:未来的破局之解
“智赋万企”的落脚点是“万企”,解决中小企业“转”的问题,则是难点。
目前,仍有一些企业转型动力不足。比如,湖南花炮产业中,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上云、用云。
只有找准难题,才能一步步对症下药,破解瓶颈制约。
一方面,有的中小企业受资本、人才等因素制约“改不动”。
数据显示,全国89%的中小企业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缺少资本和人才支持。湖南的情况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则是由于认识不足,理念滞后,“不会转”。
在高狄看来,目前仍存在一些中小企业对转型的路径和方法掌握不够,改革缺少“拿来就用”的场景和通用解决方案。
“筛选基础好、能力强、水平高的龙头企业,以龙头示范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转起来’。”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剀建议,加强资金扶持强保障,成立行动工作专班,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归纳建档,培育优质专业服务商,为有转型意向的企业免费“诊断”。
据悉,目前湖南有国家级“双跨”平台2个,低于广东(9个)、山东(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尤其是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还不多,缺乏低成本、高可靠、易维护的解决方案和工业APP。
比如,湖南仅有10个工业软件及APP入选2022年国家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
比如,湖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2022年湖南省数据中心上架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会上,毛伟明强调,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偏弱、典型场景应用推广不够、平台服务支撑不足等问题短板,在“五个再”上下功夫。
“五个再”即基础建设要再加快,技术攻关要再发力,融合应用要再深化,服务体系要再完善,责任落实要再加压。
跳出湖南来看,国内一些先进省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例如,江苏省在数字技术突破上的“快马加鞭”,浙江省在数字应用上的“别具一格”,都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智赋万企”理念深入人心,“转型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或将成为现实,更蕴含着中小企业从传统企业成长为未来头部的发展密码。
上“云”出“海”,勇立风口。在“智赋万企”的大道上,只有每个环节精准发力,才能助力“万企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