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
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试点实施,截至2012年8月底,全省建成农家书屋43888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看报难等问题。为进一步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省农家书屋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管理工作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实施的农村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加强农家书屋管理,是发挥农家书屋应有作用、提高农家书屋社会效益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职责,每年组织专题研究,及时解决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新闻出版局作为牵头部门,要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全省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省绩效考核和为民办实事考核部门要把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评估和为民办实事考评体系;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和省文明办等部门要把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达标验收和文明单位评比指标体系。
二、落实财政资金,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从2013年起,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每个行政村每年10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其中农家书屋的补助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2000元,用于出版物补充及更新。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文化建设配套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各级新闻出版部门要会商同级财政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办法,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农家书屋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财政、审计和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三、健全工作制度,推进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主导,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负责,财政、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省新闻出版局主要负责全省农家书屋管理办法的制定,全省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规划的制定和出版物政府采购的组织实施,全省农家书屋管理的指导检查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部门负责辖区内农家书屋管理的指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农家书屋数据信息填报,农家书屋电子档案建设等工作。市州、县市区图书馆负责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等。乡镇文化站主管本乡镇农家书屋运行管理工作,并负责本乡镇农家书屋资产的登记造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选聘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农家书屋的图书、报刊及设施设备等属于国家投资、交给农民使用的公共文化资产,县市区、乡镇要明确责任,确保公共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要认真落实财产登记、清查制度。在县市区政府的指导监督下,乡镇政府每三年对农家书屋进行一次资产清查和登记。村支“两委”要采取专职或兼职的方式,选配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或干部、大学生村官及残疾人员等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纳入村级管理体系,市州、县市区图书馆要定期对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省统一为每个农家书屋管理员颁发上岗证。农家书屋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管理员岗位职责、出版物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分类、贴标、上架等工作,公开开放时间和管理员姓名电话等信息,确保按时开放和免费借阅。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农家书屋“星级”管理模式,推动农家书屋管理逐步进入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轨道。
(三)建立管理考评体系。农家书屋管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评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农家书屋管理工作考评办法,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对农家书屋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对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管理不善、问题突出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四、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
发挥农家书屋作用是农家书屋的生命力所在。各地要综合利用农村现有的各类设施和资源,把农家书屋建设使用管理和村村通、文化信息共享、远程教育、科学普及等工程以及计划生育宣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共青团民兵妇女活动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贴近农民、适合农村的优势,积极开展读书征文、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农家书屋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农民群众爱读书、读好书的健康情趣,满足农民群众学习求知、读书致富的愿望,将农家书屋建成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效果明显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平台。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及时组织宣传农家书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引导农民群众主动走进农家书屋,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