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株洲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批复

索引号:430S00001/2010-71627 文号:湘政函〔2010〕233号 统一登记号:HNPR—2010—00026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信息时效期:2015-10-01
签署日期:2010-08-30 登记日期:2010-08-30 所属机构: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所属主题:法制 发文日期:2010-08-30 公开责任部门: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株洲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批复

 

株洲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送株洲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方案》的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你市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你市在推进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国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

三、你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组织领导,做好市级方案与省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市级规划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衔接,着力主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土地管理、投融资、对外开放、财税、城乡统筹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要根据《方案》制定相应的专项改革方案和专项规划,提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其中涉及到财税、土地、金融等重要专项改革要按程序另行报批后实施。对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统筹研究,妥善提出相应对策。

四、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和指导株洲市开展有关专项改革,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在株洲市等改革试验地区先行先试。省长株潭两型办要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的指导,健全试验工作管理与协调推进机制,建立改革风险预防控制和纠偏机制,落实改革试验考评机制,保障改革试验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勇于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推进《方案》的实施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附:株洲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

 

 

 

年八月三十一日


株洲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123号)及其附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要求,结合株洲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打造示范区,建设新株洲”的主题,按照发展超常推进、结构明显优化、体制富有活力、服务城乡均等、环境友好宜居的总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路子,实现科学跨越。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低碳发展、改革创新、科学跨越、市场主导、统筹兼顾的原则。

(三)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为“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其内涵包括:一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以培育千亿产业集群为重点,大力发展交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制药与健康食品产业等,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新能源装备和能源供应基地,依托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风电等装备制造和核电、新技术发电等产业,完善输变电设施,成为能源供应基地。三是现代物流中心,变交通、区位优势为流通优势,以工业物流和特色商贸物流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成为中南物流枢纽。四是文明宜居城市,大力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开展创建活动,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建设成为环境优良、生活舒适的生态宜居城市。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按照“保二争一,科学跨越”(力保株洲的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二,各项工作争创全省一流)的要求,大力推进建设和改革工作,到2020年,全市发展方式实现转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指标达到或争取超过国家要求,基本建成“两型”社会,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总体目标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一个主导区、新型城市化的一个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引领区,湖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一极,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十一五”的3年,即20082010年)。到2010年底,人均GDP达到2.75万元,全市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降低19%10%5%,城市化率达到53%,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全市各项改革全面启动、推进,初步形成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示范区(工业区)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第二阶段:加速阶段(“十二五”5年,即20112015年)。到2015年底,人均GDP达到5万元,全市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6%23%12%,城市化率达到67%,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35%。全市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两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治理基本完成,示范区(工业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十三五”的5年,即20162020年)。到2020年底,人均GDP达到10万元,全市万元GDP能耗在2007年的基础上降低50%左右,城市化率达到80%左右,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5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业体系、发展方式、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两型”社会基本建成。(主要指标见附表)

(五)发展格局

1、主体功能区布局。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和承载能力,确定云龙示范区、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株洲县、醴陵市、攸县为重点开发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承接优化开发区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及市外的人口转移,加快经济和人口集聚,加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主要提供工业品、服务产品和大宗农产品。确定茶陵县、炎陵县为限制开发区,突出发展现代农业、林业,适度发展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主要提供特色制造产品、优质农林产品等生态产品。确定炎帝陵、神农谷、攸县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湘江、渌江、水、官庄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区和各县市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

2、主干路网布局。在全市域形成“一圈三环六射”的路网格局。“一圈”是指按照全市两小时通勤半径的要求,在已有京珠高速、醴潭高速、衡炎高速的基础上,建好炎睦高速、岳汝高速(株洲段)、泉南高速,争取建设横穿攸县全境的高速,形成境内高速公路圈;“三环”是指株洲城区内、中、外三环,即通过建好湘江五桥、铁东路,形成城市内环;加快城市快速环路与主次干道接口的建设,完善城市中环;以京珠高速、醴潭高速为基础,争取建设京珠高速东线(或星渌大道)、株潭南环线,形成城市外环。“六射”是建好进出中心城区的六条通道,即时代大道、迎宾大道、炎帝大道、株洲大道延伸段、枫溪大道延伸段、莲易高等级公路改造。建设长株潭城际铁路、衡茶吉铁路,改造醴茶铁路。

3、城镇发展布局。形成“一主两次、一轴四带”城镇发展格局:以株洲城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以106国道沿线为纵向轴,以老320国道、莲易高等级公路沿线为第一横向发展带,以S315省道沿线为第二横向发展带,以S320省道沿线为第三横向发展带,以S321省道沿线为第四横向发展带。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县城为支撑、重点镇和其他镇为承接的城镇发展体系。

株洲市区发展格局为“一体三极”: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对老城区加快提质改造,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已有城市四区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形成“高新天元、商贸芦淞、宜居荷塘、工业石峰”的特色。同时形成三个方向的城市发展极,北接长沙,建设云龙新城;西连湘潭,建设栗雨工业园、欧洲工业园,打造武广站前片区,拓展河西新城;向东南拓展城市发展腹地,建设枫溪生态城、南洲新城,开发以渌口为中心的“两江三镇”(湘江、渌江;渌口镇、雷打石镇和三门镇),规划建设好白井片区。

4、主要产业布局。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构建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一产业,主要布局在106国道两厢,突出特色和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打造高效农业长廊。二产业,以“一主两次”城市为重点,以其他县城和特色工业镇为补充,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发展,城区基本形成“南航北机、东材西汽”的格局(在芦淞区建设“航空城”,在石峰区建设“机车城”,在荷塘区发展新材料产业,在天元区建设“汽车城”)。三产业,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在各县城和重点镇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涉农服务业,在炎陵、茶陵等重点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中心城区在中环大道以内重点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在中环大道沿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天元区重点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和餐饮、休闲业,石峰区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业,芦淞区重点发展服饰流通业、商贸业,荷塘区重点发展机电、家居服务业。

5、重点发展区域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云龙示范区、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天易示范区(株洲)、南部协调发展区,以及白井片区、南洲片区、黄泥坳片区,力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云龙示范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游乐休闲、职业教育、商务服务、临空经济及其它高端服务业,着力打造“低碳新城”。尽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人口转移,加强与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的功能互动,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旅游休闲城、科教文化城”。

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综合污染问题。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及现代物流等产业,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努力成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传统产业转型的示范区。

天易示范区(株洲)。重点发展“两型”产业,建设生态型产业园区。突出建好新马片区、武广片区和群丰片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产业,构建以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为特色的示范区。

南部协调发展区。包括攸县、茶陵县和炎陵县。构建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综合实力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制造基地,辐射范围广的边贸物流基地,富有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基地。

白井片区。包括白关镇、仙井乡及周边相关地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副产品制造、家具、仓储物流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生态型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

南洲片区。重点发展机械配套、服装制造和节能环保等产业,积极与株洲市进行产业链延伸的合作,建设成特色明显、功能配套、产业和人口集聚力强的功能区。

黄泥坳片区。重点对陶瓷、烟花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成为绿色瓷城的传统特色产业基地。

二、“两型”社会建设主要任务

把握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机遇,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建设低碳城工作,探索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两型”工业体系

1、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围绕建设“四城两基地”(机车城、汽车城、航空城、服饰城,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新能源装备及能源供应基地)的目标,按照“壮大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技术、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壮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农副产品制造、服饰等支柱产业集群,培育汽车、航空、风力发电装备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建材、陶瓷、烟花等传统产业集群。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培育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2、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以低碳、绿色和生态的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业(项目)发展,加快形成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结构。推广清洁生产,重视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绿色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发展品牌制造业;发挥产业比较优势,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制造业。

3、建设完善园区平台。坚持特色立园、产业兴园,培育千亿级园区。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模式,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在有条件的园区实行法人资格的做法。积极争取市内省级开发区比照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争取市级开发区成为省级开发区。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协调的要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形成生态宜居城镇体系

1、坚持规划先行。着眼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按照高起点、高水平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城市人口、城市空间、交通网络、主要产业、重点区域、国土利用等布局。合理布局城镇体系,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格局。除县城外,全市重点发展10个左右中心镇。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新城区开发,加快旧城提质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治污、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综合处理基础设施。扩大管道天然气覆盖范围。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争取在城区和炎陵县建设通用机场、直升机场。规划建设第二水源。

3、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实施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工程。坚持公交优先,建设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等“绿色交通”系统。推进安居工程,重视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文化标志性项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完善创优考评机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全域株洲”协调发

1、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用现代装备和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推动农业逐步实现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发展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优质稻米、外销生猪、草食动物等农产品,形成106国道沿线优势产业带。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2、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以防洪工程、病险水库加固、节水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规划建制村级公路全部硬化,所有乡镇和重点建制村、中心村通客班车。参照城镇社区,开展农村居住点规划工作,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在村镇大力推广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1、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物流枢纽的目标,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特色物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物流品牌企业,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物流体系。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石峰物流园、醴陵陶瓷烟花物流园等,建设好湘赣边界物流中心、芦淞区服饰物流中心、南方工贸物流中心、中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

2、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整合资源,形成高职与中职(包括技工学校)协调发展、公办与民办共同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力争把株洲职教园建设成国家级职教基地。实施职教品牌战略,引导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支持高职院校与国外知名机构、企业共建培训中心。结合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3、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自然、文化资源,突出发展“两带一线一福地”,两带:即湘江(株洲段)风光带、东郊休闲体验带(云峰湖—仙庾岭—婆仙岭—大京水库,航电枢纽—空灵岸),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农家体验、山水城市旅游;一线:在106国道沿线发展生态旅游、田园风情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一福地:突出强化炎帝陵的吸引力,打造炎陵寻根谒祖、祈福休闲福地,发掘远古历史资源,争取建设相关的影视基地(城)。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业配套能力。加强与井冈山、长沙、湘潭、衡阳、郴州等区域的协作,促进构建“湘东南-赣西南”旅游经济圈。

4、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商贸流通布局调整,形成中央商务区、城区商业中心、专业特色商业街、小城镇商业网点等层次清晰、协调促进的发展格局。扶持本地品牌,引进知名企业,形成连锁经营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等为主要载体的商贸流通网络。加快芦淞服装市场群改造升级,明确功能定位,建好服饰制造与贸易产业园区,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区域性专业商贸流通市场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商贸品牌。

5发展其它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科技咨询类、创业孵化类和成果转化类服务机构,推动服务组织网络化、职能社会化;规范发展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商务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人才等中介服务组织;扶持本土商务服务品牌,引进知名品牌。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加强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涉农服务业。完善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兴办各类农技服务公司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各种类型的农业批发市场,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大型农资物流企业;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推进资源节约。突出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能源需求侧管理。制订和实施低碳建筑的行动方案,探索建立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广节能省地型绿色建筑,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等交通工具,实施公交电动化行动和油改气工程。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核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创建“两型”园区,重点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节水型城市”创建。重视原材料替代技术攻关,推广节材新产品、新技术。加强林地、湿地、绿地等生态资源的集约发展和保护。

2、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产业、社会等各个层面探索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循环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区域内大循环。加快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着力延伸产业链,完善配套功能,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养殖区集中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生态种植、养殖等生态循环链。

3、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全力开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清水塘地区的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严格控制新项目(企业)重金属污染增量。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依法变更地类,实施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完善污染监控体系,建立区域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及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分级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对重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通过综合措施和多年持续努力,彻底解决清水塘的污染问题。

4、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加大空气污染源治理力度,全面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加快“一江四港”整治和沿江风光带建设。加大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村大型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重点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和废渣综合利用。抓好噪声控制工作。

(六)重视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发展教育事业。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特色,重视发展大学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到2010年左右实现中心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争取尽快实现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待遇等基本统一并逐步提高。

2、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实行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共享。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医疗装备,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医疗救助、卫生信息化和应急指挥的公共卫生体系。

3、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围绕大众文化、炎帝文化、陶瓷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品牌。完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创新企业、社区等文化形式,办好炎帝节、服饰节等主题文化活动。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4、发展其他社会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企业、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健全完善预案。抓好交通和消防安全。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

三、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改革

1、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奖罚制度。落实国家促进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等地方性规定。探索建立新建企业(项目)能评制度。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办企业(项目)在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完善产业环境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逐步实施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建立环保决策约束机制、环保专项考核机制和领导干部环保工作任期审计制度。

2、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取得机制,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培育水权、林权等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矿产开发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建立差别化能源价格体系,逐步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恢复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居民阶梯式用水价格和分质供水制度,推行中水回收利用。建立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分配、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发展环保和治污专业公司,推行环保设施第三方营运。创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模式,加大排污费的征缴及管理。  

3、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制定和完善以促进清水塘循环工业园发展为主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和工业废弃物处理认证等制度。研究再生资源价格形成和资源二次利用的机制,实现余热、余压、余气等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城镇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制度,组建城镇垃圾处置管理中心,促进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4、建立区域环境同治机制。积极参与长株潭一体化规划环评、项目布局协商。探索建立市域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环境同治、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区域环保格局。争取建立“绿心”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污染修复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和省建立湘江流域生态修复补偿机制,争取将湘江、渌江、江等流域综合治理纳入国家长江中下游污染治理规划。

(二)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1、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控制,调整、实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建立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建立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中心城区工业用地退出和置换机制。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具体做法,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全面改造“城中村”。积极推进土地立体开发等多种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将单位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纳入各县市区政府考核内容,考核评价结果与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挂钩。

2、创新耕地保护模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和质量动态平衡。完善耕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土地开发整理多元投入机制,争取设立耕地保护资金。积极推进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

3、创新征地用地制度。对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用地,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纳入政府土地储备。试行统一的区域征地综合地价,探索建立协议征地制度。探索推行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相对分离的做法。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采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4、创新土地市场机制。开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权能改革。对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林用地使用权实行财产化、交易许可、市场化流转制度,建立流转交易平台,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出租)、转让、抵押等,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利益补偿的机制。探索土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定级分类办法,开展土地生产当量交易。开展“迁村腾地”试点。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开展地票交易试点。

(三)推进产业发展体制改革

1、建立产业发展导向机制。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实行分类引导。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制造、现代物流等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对鼓励类产业从财税政策、项目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限制类产业,严格控制其规模扩张,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和搬迁异地集中治理;建立淘汰产能退出机制,开展产业退出补偿试点。

2、建立优化产业布局的协调机制。建立企业、项目在市域内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探索“双向飞地”的做法,对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县城和乡镇,鼓励到市区和其他工业集中发展区兴办飞地工业和联办工业;将一些休闲、旅游等项目尽量安排到炎陵、茶陵、攸县等地。加强协调,争取与国际合作的重大项目和国家级“两型”产业项目落户我市,争取省级重大项目向我市倾斜。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公共服务领域和优势“两型”产业集中。加快市属企业与央企的战略重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

4、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机制。坚持非禁即入,降低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门槛。不断优化法制、政策、信用环境,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条件。推动开展全民创业,完善鼓励创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效途径,争取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四)推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

1、拓宽投融资渠道。制定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筹融资方案;整合投融资公司,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制定促进企业融资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多渠道上市或采取股权转让和质押等方式扩大融资,推动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扩大民营资本投资领域,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两型”社会建设。

2、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推动株洲市商业银行改革,积极参与城市群商业银行重组与联合。规范和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进建立财政资金、企业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共同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支持各县市区建立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探索设立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争取批准外资参与。积极参与长株潭产权交易机构整合。发展期货业,积极争取设立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粮食期货交割库、生猪期货交割库等。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后台服务基地,设立、引进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促进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3、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参与长株潭城市群金融同城化工作。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融资服务,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主要用于支持符合“两型”要求的企业和项目。

4、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制定相关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和扶持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推进中小企业、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对接。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适时研究出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探索建立重点开发区向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对清水塘、湘江株洲段等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治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争取开展资源税、环保税等试点。建立“两型”项目(企业)认证制度,对通过认证的企业实行优惠。建立绿色产品认证和消费扶持制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制定、实施建筑节能的财税政策。

(五)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改革

1、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以科研院校、企业和园区为依托,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探索与相关院校、研究机构合作,成立全国性循环经济研究院、服装设计院和服装商务代理中心等。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建设以相关院校、企业为主体的包装工业园。建立电动汽车、航天航空、循环经济等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示范基地。提升硬质合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株洲设立研发机构。

2、强化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建立和落实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比重,设立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两型”产业关键技术专项,设立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担保贴息基金。引导重点企业进行“两型”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重点产业和企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创建国家级创新企业。

3、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装备技术等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探索联合开发、利益分享的新机制,逐步提高专利技术股份占公司股份的比例。设立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基金,建立完善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交易市场。争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入股份转让柜台交易,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尽早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风险投资业务。

4、建设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立科技人才发展基金,探索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和现代管理模式,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战略。探索高级人才社会保障异地享受新途径,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各类人才交流与合作,广泛吸纳海内外人才。

(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

1、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的要求,健全规划协调机制,理顺各类各级规划部门之间的关系,调整核心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城乡衔接、统一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有机结合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积极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争取建立相关的试验区,在一定区域内探索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

2、建立支持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服务组织,促进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形成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3、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对接。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配置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实行全员覆盖、应救尽救。健全完善公共产品政府监管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公共安全。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体现公平、公正,加快城市化为目标,进一步放宽迁移条件,简化办事手续,逐步建立城乡统一、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实行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改革依附于户籍管理制度上的有城乡差别的相关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5、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覆盖全市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工伤等保险。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6、完善就业促进制度。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平等就业制度、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就业服务和援助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创办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园,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七)推进对外开放体制改革

1、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重点促进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农产品等出口。加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更新。积极审慎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和贸易公司,带动产品、技术、劳务出口。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招商平台和协调机制,降低商务成本,增强配套能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市场化的招商模式,成立招商公司。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推动建立城际间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形成整体招商格局。

3、营造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的体制环境。争取成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重点承接技术水平高、增值空间大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争取享受国家服务外包基地政策。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财税、信贷等扶持政策,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引进机制,培育服务外包企业。

4、建立“大通关”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构建大通关信息平台,实现通关、物流、商务等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烟花、鞭炮出港基地和出口产品安全通道;争取长沙保税区在我市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探索建立跨区域的口岸合作协调机制,争取“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港口在我市设立内陆港。争取我市开设铁路货运专列至广州、上海等城市。

5、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全国各改革试验区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互相借鉴、共同促进。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经贸联系,夯实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与香港、澳门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与台湾的产业合作,促进我市与台湾经贸往来。

(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大部门制的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改革,加快推进政事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突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

2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办事程序,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改革行政审批方式,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监管。

3探索部分公共服务社会化。规范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改变其与政府部门的附属关系。引导多元主体有序参与部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探索政府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4推进基层管理模式改革。推进行政管理重心下移,减少执行层次,赋予基层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调职能。构建完善的基层自治机制和组织体制。

5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按照“两型”社会要求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各县市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及权重,加大对核心区、重点开发区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生态环保、公共服务、耕地保护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引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履行参谋、协调、指导、考核、实施等职能。成立云龙示范区管委会、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和天易示范区(株洲)管委会,负责各示范区(工业区)建设改革工作。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组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研究和咨询机构。

(二)加强目标考核。在省总体方案和市总体实施方案的指导下,编制一定期限的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建设改革任务明确到县市区、示范区(工业区)和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共同推进。制定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两型”社会建设工作作为市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三)加强规划引领。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严肃性。高水平、高起点编制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各项规划和方案。完善规划公示制和听证制,建立规划决策专家咨询制,建立健全执行重大规划衔接、项目规划审核、督察、实施等制度。

(四)加强示范带动。在云龙示范区、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天易示范区(株洲),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全市重点建设和改革项目优先安排在示范区(工业区)组织实施,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同时,在各专项改革领域,选择一批试点单位或区域,进行改革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

(五)加强政策支撑。争取国家和省在财税、土地、项目、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两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六)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建立“两型”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加大“两型”项目开发力度。建立“两型”重大项目库,做到开发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强化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措施”的项目建设服务责任制。建立“两型”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七)营造良好氛围。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两型”县市区、机关、学校、街道、社区、市场、企业、园区、村庄、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培训、节能环保集中宣传,争取筹办有一定国际水平和影响的论坛或研讨活动,倡导“两型”生活方式,培育“两型”文化,引导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两型”社会建设。


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07

2010

2015

2020

指标

属性

1

经济社会发展

人均GDP

万元/

2.04

2.75

5

10

预期性

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4.93

20

30

38

预期性

3

城市化率

%

47.4

53

67

80

预期性

4

资源节约

万元GDP能耗降

%

19

36

50

约束性

5

单位GDP取水量

立方米/万元

275

250

190

130

约束性

6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

%

20

35

50

约束性

7

环境友好

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

平方米/

7.1

10.5

15

15

约束性

8

森林覆盖率

%

59.5

60.1

60.6

61

约束性

9

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比率

%

85

90

90

约束性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

约束性

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以2005年为基数计算


 

 

 

 

 

 

 

 

 

 

 

 

 

 

 

 

 

 

 

 

主题词:经济管理  改革  株洲  批复

  抄送: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相关解读
打印 收藏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株洲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批复

755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