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长沙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背景和思路;
2.介绍长沙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成效;
3.介绍长沙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经验和做法;
4.介绍长沙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
介绍长沙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背景和思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明理同志,就长沙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与大家在线交流。
刘明理: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有这么好的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感谢大家对长沙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主持人:首先,为了让大家对长沙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有系统的了解,请您简要介绍示范城市创建的背景和思路。
刘明理: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国建设30个示范城市、100个试点城市。2016年,长沙成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发力供给侧、激活消费端,探索形成了“供给引导消费,创新驱动发展”的长沙模式,长沙试点获评国家一档奖励、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长沙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示范城市基础扎实、条件充分。
长沙市将坚持把文旅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推动内循环的主要抓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力,借湖南获批自贸区的东风,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消费力量。
介绍长沙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成效
主持人:长沙在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明理:近年来,长沙市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际文化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先后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成为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夜游城市,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长沙经验获文旅部推介。2020年1-9月实现旅游收入1038.53亿元,接待旅游人数9600.18万人次,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1%、80%。根据同程旅行发布国庆黄金周预测报告,旅行进港机票预订量和热门目的地酒店预定量,长沙均排在全国城市前十。
介绍长沙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经验和做法
主持人:长沙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长沙市是怎样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请您介绍一下经验和做法。
刘明理:近年来,长沙市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创”互构、“三区”联动、“三间”提质,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
(一)“三创”互构,提升文旅消费能级。一是激发文化创意。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湘绣、湘瓷、湘茶等成为长沙文旅创意融合的鲜明标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连续三年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以长沙独有的文化为核心资源,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如炭河古城以国之重器“四羊方尊”的传奇故事为主线,融历史文化和现代高科技于一体打造了《炭河千古情》,年门票收入达1个多亿。二是激发科技创新。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新讲述长沙故事,湘江欢乐城等文旅项目均融入科技元素,通过VR幻影成像、模拟飞行、三维立体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打造《女娲补天》《辛追》等沉浸式体验的消费新场景,广受游客欢迎。三是推进品牌创建。加大文旅政策落地惠企力度,加快企业开展文创资金项目、文旅消费品牌创建示范项目等事项的审批效率,完善文化金融支撑体系,给予文创企业贷款贴息等奖励,“一企一策”支持龙头文创企业发展和重点文创项目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上市。近年来,培育A股上市文化企业8家、新三板上市文化企业14家,涌现出中南传媒、芒果超媒、华凯创意、拓维信息等全国知名文化企业,“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天舟文化连续三年入选“世界媒体500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电广传媒、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多次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
(二)“三区”联动,提升文旅消费品质。一是做强文化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坚持特色发展,出台《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系列支持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国家级长沙天心文化产业示范园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及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全力扶持1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新发展,成功打造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家文化广告产业园、后湖国际艺术区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聚集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017家,文化园区总产出达2100亿元。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获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聚了3000多家视频文创企业,拥有文化科技类企业429家,创造了《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声临其境》《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现象级IP;2020年1—9月实现营收300亿元。二是做优旅游景区。引导各景区立足特色禀赋引流,瞄准假日夜间引流,做足宣传推广引流。今年以来,长沙市开展“山水洲城·沁园春——长沙文旅月”活动、“夏之恋·在长沙”文旅季活动、“湖南人游省会长沙人游长沙”假日文旅消费引导活动等,举办2020年“长沙的美百里挑一”线下影展及长沙十佳人气文旅美景投票评选活动。依托各类媒体开展专版专栏推介长沙旅游景区,联合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星辰在线发布《长沙百景图》,助力景区引流、客源回流。开展“百村千场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创新开展文艺进景区活动,截至8月底,长沙交响乐团、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市歌舞剧院等文艺院团在橘子洲、新华联铜官窑、巴溪洲等33个景区进行了232场精彩演出,深受旅游欢迎,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三是做精特色街区。坚持精心设计、精致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老城区有机更新,重点打造特色精品街区,建设非遗文化展览中心和古长沙建筑文化长廊,引入湘绣工作室落户古长沙特色街区,改造长沙历史步道60余公里,形成太平街、坡子街、黄兴路步行街等30余条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并将白沙古井、火宫殿、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天心阁等著名景点融入其中,为文旅消费提供时空载体。
(三)“三间”提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一是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间经济。今年疫情倒逼长沙旅游市场转型升级,长沙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日游、两日游、近郊游、省内游等各类新产品、新玩法,旅游市场结构更合理、业态更多元、发展更科学。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重点乡村旅游区点共接待游客5.93万人次,旅游收入513.61万元,不少景点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比如位于长沙县黄花镇银龙村的小顽国亲子乐园,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79%,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42%。二是致力于打造“24小时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以“五一商圈”为核心的夜间经济示范区,文和友、茶颜悦色、解放西等成为夜间经济“网红打卡地”;打造非遗夜市、湘江夜游、橘子洲焰火等夜经济特色品牌。今年以来,不少街区和景区延伸消费链,瞄准夜经济发力,如铜官窑古镇推出国潮龙舟电音节、仲夏梦幻光影节,世界之窗推出火人节等夜间游乐活动,引流效果明显。端午节假期,长沙位列旅游消费全国夜间旅游热门城市榜第1位;百度地图《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二季度长沙位列全国“夜生活指数”第五位。三是引导实虚互推,发展网间经济。“网间”经济走红全国,橘子洲每场焰火吸引近30万游客,长沙作为知名网红城市,培育了像茶颜悦色、文和友、马栏山等网红打卡地。随着文旅行业按下复苏快进键,“为一杯奶茶坐一趟高铁”“为一餐龙虾赴一座城”“为一间房赴一个村”,成为暑期来长沙旅游的普遍现象。
介绍长沙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
主持人:听了刘市长的介绍,长沙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确实有活力、有特色。还请您介绍一下长沙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
刘明理:接下来,长沙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守正创新,发力供给侧,规划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文旅融合规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以及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编制《长沙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举措。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优化文旅消费供给。加速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长沙城市超级大脑智慧文旅等重大文旅项目,促进湘江欢乐城、新华联铜官窑、方特东方神画、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提质升级。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提质创建5个5A级景区、30个4A级景区,培育20条精品线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期间,建成图书馆基层分馆300家、文化馆200家,实施乡镇(街道)全覆盖,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提档达标率100%,打造湘剧《国歌·时候》、民族歌舞剧《半条红军被》、湘剧《陈树湘》等艺术精品,优化文旅消费供给。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持续繁荣夜间经济。持续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互联网岳麓峰会、长沙国际音乐艺术季等品牌性节会、展会,进一步扩大东亚文化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持续营销“到长沙看焰火”品牌,培育壮大网红企业,引导发展橘子洲-岳麓山、省博物馆、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打卡地30个以上。繁荣夜间经济,丰富夜娱文化,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服务,推进24小时实体书店、深夜影院等健康发展。打造夜游名片,推出夜游精品路线,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游活动、提供夜游服务、创新夜游产品等。
四是加强热点培育,发展文旅消费新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支持数字视频、创意设计、生态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演艺、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
五是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城市形象提升。以开放传播城市形象。利用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平台,充分挖掘全国十大夜游城市、著名网红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广泛开展境内外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加快出台《长沙城市推广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节会品牌营销,持续举办橘洲焰火晚会,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推广体系。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刘市长与我们深入交流,让我们对于长沙的文化和旅游有了系统深入的理解。我们相信,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沙一定能够给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更广泛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选择、更便利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由于时间原因,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刘市长的介绍、感谢广大网民的参与。
儿童急走追黄蝶
请您介绍一下长沙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
2020-11-11 14:30:00
一叶渔船两小童
长沙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长沙市是怎样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
2020-11-11 14:35:00
知有儿童挑促织
长沙在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0-11-11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