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株洲创新成果转化催生“大国重器”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2-17 07:40 【字体:

“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排名上升14位

株洲创新成果转化催生“大国重器”

  近日,记者在株洲走访听闻两个创新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一个是中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支持湖南山河华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SA750U国产最大型无人运输机,并顺利首飞;一个是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借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等20余所高校院所,研制出600V-1700V系列IGBT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培育制造名城,株洲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强人才、聚平台、优服务、促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创新成果转化,校企协同是传统路径。基于本地本科院校少的现实,株洲建立高校创新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待转化项目库,开展“制造名城进名企名校”等活动。去年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3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对接60余位院士专家,引入60余家投融资机构,梳理技术和成果需求600余项,收集高校、院所创新成果2000余项。新签约科技型企业投资项目80个,合同投资总额超230亿元,124项高校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一个主机厂加一个研究单位形成的“厂所结合”模式,是株洲独特的创新成果转化路径。株洲充分放大这种“1+1>2”模式优势,在做强“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株硬集团+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时,组建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湖南磁动力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项目共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融的创新生态。

  株洲研发经费投入保持高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占GDP比重达3.15%,研发人员总数突破3600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研发人员数量均居全省第二。目前,该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18家,其中国家级66家。90%的研发投入、创新平台、技术人才、科技成果均来自企业。

  去年,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等一批“大国重器”在株洲成功研发。株洲在“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排名第35位,较上年上升14位。

  (文/李永亮 贺莹 沈杰)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朱格林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株洲市】株洲创新成果转化催生“大国重器”

3358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