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制定并下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标准,“焰火、鞭炮产品制造”既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地区的特色文化业态。长沙文化业态丰富、文化品牌较多,烟花产业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对长沙文化产业的贡献接近三成。在一定程度上,烟花产业发展的好与坏,关系到文化产业整体规模的大与小。受环保意识增强、安全生产严控及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未来长沙烟花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详细分析长沙烟花产业发展现状,及烟花产业对文化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旨在探索进一步促进烟花产业长远发展、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途径。
一、我国烟花产业发展情况
烟花产业是我国的特色传统产业,历史悠久,烟花文化浓厚,市场规模大。据报道,目前我国有48.5万家烟花爆竹相关企业,其中九成以上为个体工商户。从注册资本看,95%的烟花爆竹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从行业分布看,97%的烟花爆竹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从区域分布看,烟花爆竹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安徽、山东、江苏和四川等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0年中国烟花爆竹出口量为27.1万吨,出口金额达6.4亿美元。
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是中国四大烟花爆竹生产基地。其中作为国际烟花协会总部所在地,湖南浏阳市是最早被称为“花炮之乡"的县市,素有“浏阳花炮震天下”美名。作为湖南最有价值的文化品牌,“浏阳花炮”在全球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先后参与了“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北京世园会等国内国际大会。
二、长沙烟花制造业总体情况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长沙共有烟花制造法人单位663家,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2.9%;烟花制造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8.9万人,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9%;烟花制造法人单位拥有资产490.2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总资产的5.7%;烟花制造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534.2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烟花制造法人单位实现税金及附加31.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税金及附加的比重为71.1%;烟花制造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70.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3%。
从上述可知,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不足一成的烟花制造业,对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贡献接近三成,对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贡献接近三成,对全市文化产业税金及附加的贡献超过七成,对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接近三成。
三、烟花制造业对长沙文化产业影响情况分析
(一)规模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超过三成
2020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379家(快报数,下同),比2018年净增15家;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的比重为32.8%,比重较2018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年营业收入1亿元及以上烟花制造企业221家,占全市营业收入过亿文化企业数的比重为54.4%。
(二)从业人员—对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贡献超过四成
202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共有从业人员6.8万人,与2018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从业人员数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为43.6%,比重较2018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户均从业人员178人,比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户均从业人员水平多43人。
(三)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接近三成
2019年全市烟花制造企业(含规上、规下)实现总产出665亿元,同比增长9.8%;烟花制造企业总产出占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为32%,比重较2018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89.5亿元,同比增长11.1%;烟花制造企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比重较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四)区域影响—对浏阳市文化产业贡献超过七成
从全市烟花产业区域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浏阳市,其余少数分布在宁乡市。从浏阳市文化产业行业结构看,烟花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具体看,2020年浏阳市规模以上烟花企业370家,占浏阳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的比重为64.8%,占长沙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数的比重为97.6%;实现营业收入515.2亿元,占浏阳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3.9%;实现营业利润31.8亿元,占浏阳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利润的比重为76.8%。
四、长沙烟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行业规模大、附加值偏低
烟花产业是长沙文化产业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文化细分领域中,烟花产业对全市文化产业的贡献最大,但资产负债率较高,营业利润率和附加值均偏低。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7%,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517.2亿元,实现营业利润31.9亿元,营业利润率为6.2%。2019年长沙烟花制造企业增加值率仅为28.5%,低于全市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率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率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二)研发投入少,创新力不足
烟花属于传统工艺品,其生产过程包含了大量的手工劳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水平较低,行业竞争激烈。但受环保、安全生产等因素影响,烟花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从全市烟花制造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看,研发投入少、创新动力不强。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中,研发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2%,、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1%,有专利的企业占比不足6%,六成以上企业无技术改造升级投入和工艺改进,八成以上的企业未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三)外部环境严,发展壮大难
因烟花燃放后会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等,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各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及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强烈的背景下,烟花需求面临减少压力,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此外,根据浏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浏阳市推动花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到2025年,浏阳市花炮生产企业总数在现有基础上压缩至300家以内。即2025年全市烟花企业数不到2018年的一半,比2020年减少200家以上。烟花企业总量的控制,即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烟花产业整体规模,又将影响烟花产业对全市文化产业的贡献。
五、促进长沙烟花产业长远发展、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三点建议
(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传播传统文化品牌效应
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长沙烟花产业国内国外销售额逐步缩减,国内销售额已由2018年154.1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127.3亿元,出口销售额从2019年开始下降,已由2017年的31.5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29.8亿元。在内部环境严控的背景下,扩大外需成为拉动烟花产业增长的主要途径。建议在积极稳定国内烟花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重要会议、展览等平台,加强对浏阳烟花宣传力度,鼓励支持烟花企业联合开展国际烟花展览,积极做好烟花出口通道服务工作,确保烟花出口产品质量。以各类会议、展览为平台,以烟花为媒介,广泛宣传长沙特色文化产业,助推长沙文化品牌国际化。
(二)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发环保烟花新品
加强对烟花制造小作坊、无证经营单位的查处力度,加大对规模以上烟花生产企业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加大对烟花品牌和专利的保护力度,主导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延长换发证周期,营造良好的市场范围。鼓励支持烟花企业与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开发环保型烟花,鼓励支持烟花企业建设科技平台和检测平台,对烟花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开展烟花新品研发、设备改造升级等给予一定的补助,鼓励支持烟花爆竹新材料、新机械、新工艺、新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应用,积极扶优扶强,实施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战略,做强、做大烟花产业。
(三)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发力做大新兴文化业态
目前,长沙文化产业主要以附加值较低的文化制造业为主,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文化服务业贡献不足四成。因此,在做好传统文化领域改造升级的基础上,需积极培育、引进互联网文化、数字出版、数字内容服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展览服务等新兴文化领域企业,加大对上述文化领域的投资力度,积极做好上述文化领域企业的“入规”申报工作,增强文化服务业对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