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稻作文化的最早耕作区。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以数百件珍贵农具文物再现了从神农创耒到现代农业的历史文化脉络。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
【基地掠影】
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分三层,依次设为“农耕文化展览厅”“文化艺术展览厅”“图书馆”。馆内设有“耒耜之利惠天下——‘神农创耒’与农耕文化陈列展”和“耒阳历史文物陈列展”两大主题陈列,通过数百件珍贵文物、翔实的图片和精彩的文字补充,生动地再现了农耕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耒和耒阳与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渊源关系,反映了耒阳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
【历史寻迹】
相传炎帝发明了稻、黍、稷、麦、菽五谷种植技术后,因土地板结,种植的五谷往往容易枯萎。为了破解这道难题,炎帝与其臣垂沿湘江逆流而上,来到耒水下游处一个宛如“金线吊葫芦”的地方。
正巧,河岸有位中年汉子用一根木棍撬开石块在捉螃蟹。炎帝接过木棍连撬几块石头,发现比手扳省力多了——把木棍往土块上一插,再一撬,板结的土块立即松散开。再联想到野猪拱土的姿势,炎帝心想:要是把木棍弯曲,用于耕地,多省力啊!受此启发,他遂命垂制作耒耜翻松土地。
不料,木棍太硬,不易弯曲且容易折断,怎么办呢?炎帝冥思苦想多日,不得其解。某晚,他信步来到一户农家,见一个妇女将湿木用大火烘烤后,竟能随意弯曲了,炎帝因而茅塞顿开。他赶紧要垂弄来一根木棍,仿照妇女用的烘烤法,成功创制了一柄适用的耒,史称“揉木为耒”。炎帝亲自下地使用耒耕作,不断改进,定准了耒的长短尺寸,还把下端尖叉改削成上宽下窄的锋面耜,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便是“斫木为耜”。
后来,耒耜和五谷种植技术不断得以推广,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基地地址:耒阳市金阳路神农广场市政府旁
联络电话:15886440858
重点推介:千耒墙、人力脚踏水车、传统民间茶油制作作坊、耒耜之利惠天下——“神农创耒”与农耕 文化陈列展、耒阳历史文物陈列展
特色美食:新市土菜、清乐汤、麻饼、糍粑、茶油、江头贡茶、红薯粉皮、张飞醐酒、仁义面条
周边热门:蔡伦纪念馆、杜甫公园、西湖游园、耒阳市烈士陵园、苏维埃政府旧址培兰斋
交通提醒:基地处于耒阳市政府旁,搭乘 8 路、9 路、21 路公交车可达
耒阳,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稻作文化的最早耕作区。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以数百件珍贵农具文物再现了从神农创耒到现代农业的历史文化脉络。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