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珍(1902—1934),又名何葆珍,化名王芬芳,永州道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被派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子弟学校教书,从事工人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少奇结成革命伴侣。1933年因从事营救活动在上海被捕,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
【基地掠影】
何宝珍故居核心区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烈士故居、生平陈列室、铜像广场和何氏公祠组成。故居为清朝末年建筑,正门“何宝珍烈士故居”为刘少奇书法集字,内陈列文物120余件。生平陈列室由“苦难童年”“潇湘女杰”“血沃雨花”“薪火传承”四个部分组成,介绍了何宝珍烈士短暂而感人的一生。
【历史寻迹】
在何宝珍故居内有一幅何宝珍画像,画中人物坚毅的眼神透着对革命信仰的坚贞与执着,令人动容。
1933年3月,何宝珍为营救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廖承志而被捕。狱中,她坚持与敌人斗争,用歌声给同志们鼓舞斗志,热心帮助钱瑛、帅孟奇等因受过刑而行动不便的狱友,带动狱友一起通过绝食争取生活待遇……被狱友们称为“小大姐”。
一年后,由于叛徒告密,何宝珍的身份暴露。面对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精神折磨,何宝珍拒不回答,坚守党的机密。无计可施的敌人狠狠地说:“是死是活,两条路由你自决。要活命,就老实招来。顽抗,则死路一条。”何宝珍轻蔑地回答:“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请吧!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恼羞成怒的敌人将何宝珍改判为死刑。1934年深秋,年仅32岁的何宝珍戴着脚镣手铐、带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昂首挺胸走向刑场,壮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
基地地址: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
联络电话:0746-5512006
重点推介:何宝珍烈士铜像广场、烈士故居、烈士生平陈列室
特色美食:麻仁泡、道州扎肉、洗子瓜、油炸豆腐、道州灰鹅、道州红瓜子
周边热门:陈树湘烈士纪念馆、濂溪故里、何绍基故里、鬼崽岭、月岩、九嶷山、双牌阳明山
交通提醒:故居距县城 5 千米,从道县新车站进入 X068 线后,沿道州中路—锡海线—G207 线可到
何宝珍(1902—1934),又名何葆珍,化名王芬芳,永州道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被派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子弟学校教书,从事工人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少奇结成革命伴侣。1933年因从事营救活动在上海被捕,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