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智赋万企,乘“数”而上。这里是由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湖南日报中央厨房,推出的《政企直通车·“厅”说政策——2023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何作利。何处长,您好。
何作利: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根据今年的“智赋万企”行动,目前省文旅厅开展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何作利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加快数字文化内容和业态创新、数字文化集聚平台和智慧文旅建设,进一步推进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是以政策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出台了《关于推动湖南省智慧文旅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南省智慧文旅顶层设计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宏观布局,基本形成了数字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我省纳入监测的416家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2.66亿人次,同比增长96.64%;营业收入334.56亿元,同比增长83.64%。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078家,实现营收3679.5亿元。
二是数字文化平台集聚效应凸显,强效带动企业数字化发展。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焦音视频产业、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研究和应用场,构建马栏山“无界生态”,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优秀示范基地。2023年上半年,全省动漫产业总产值1103.54亿元,同比增长6.19%,湖南金鹰卡通《23号牛乃唐(第一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四届动漫奖最佳动漫作品奖。天心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成立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打造数据采集、加工、交易、研发、应用全产业链。浏阳推进烟花产业链实现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推出200个首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首批20个湖南文旅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通过营造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氛围、打造丰富的科技现场体验,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是以服务为导向,打造智慧文旅新平台。9月10日,湖南智慧文旅指挥调度平台暨“又湘游”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包括文旅大数据中心、“又湘游”服务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行政服务平台四大板块,致力于为广大游客和经营主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服务。平台还从提升游客体验感与满意度入手,依托平台C端,以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带动垂直社群发展,针对年轻化、时尚化、小众化的文旅需求推出定制服务。目前智慧旅游基本要素日趋完备,省内5A级景区均已初步建立起以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为主的移动手机客户端平台,包含在线咨询、网络购票、电子商务、投诉反馈、泊车租车等自助服务功能,基本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主持人:在推行“智赋万企”行动时,是否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何作利:目前,我省数字文化产业在高速发展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关键数字文化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距离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二是数字文化技术全产业链条有待完善,数字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数字技术的全产业链还存在诸多短板,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智能化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
三是数字文化创新人才体系有待加强,目前掌握扎实文化产业理论知识、洞悉文化生产运作流程、精通文化产业数字化关键技术的优秀人才尤其短缺。
主持人:“智赋万企”行动上,数字赋能文旅产业,省文旅厅下一步有哪些新打算?
何作利:下一步,准备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推动数字内容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和旅游生产、传播、消费方式,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支持马栏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构建音视频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推进天心、昭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数字化提质升级。
二是开展数字业态培育。打造面向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应用的新型场景,支持景区、博物馆等场所支持开发沉浸式体验,打造文化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旅游演艺、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数字创新发展。
三是着重夯实数字产业基础。在政策、资金、项目申报等方面对湖南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旅专业人才建设予以重点关注与倾斜,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数字文化品牌。
主持人:非常感谢何处长的精彩解答,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