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篇

  • 基地掠影
  • 历史寻迹
  • 参访导航
关闭  X

【基地掠影】

东山学校旧址由东山书院、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等馆所以及新校区三大部分组成。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以《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和埃德加·斯诺关于东山高等小学堂(即今东山学校)求学生活的谈话细节为主线,通过文字、照片、实物、音像和情景复原等方式,再现了少年毛泽东在此求学立志的过程。此外,还增设了陈赓、谭政生平业绩陈列室,陈列两位开国大将的丰功伟绩。新校区所有建筑物均为仿古书院风格,内立有9.5米高的毛泽东铜像,以此纪念这位伟人校友。

关闭  X

【历史寻迹】

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内陈列着一口旧皮箱,是毛主席送给当年在此求学时的同班同学谭世瑛的。

1955年,谭世瑛因自身成分及工作问题,赴京向毛主席陈情求教。主席安排工作人员将谭世瑛接到中南海。回忆当年在东山求学的情景时,他深情地对谭世瑛说:“李元甫先生、贺南纲先生,还有你的父亲,都是热心的教育家,他们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们,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接着他说:“你老倌子有点眼光,那时候我的个性与人家不同,只有他是同意我的,说个性独特能成事。”又夸谭世瑛“你作的诗还行,几句老书还叫你读进去了”。

晚餐时,主席特地备了麸子肉等家乡菜招待谭世瑛,之后,又陪着在中南海散步参观、看电影。谭世瑛眼睛不好,主席就让他坐到前面去,还让秘书田家英询问“看见不”。谭回答:“还是马马虎虎呗。”秘书马上拿来10多副眼镜叫谭世瑛试戴。

看完电影后,两人夜谈至12点多钟。谭世瑛向毛泽东反映了自己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困惑与不安的心绪。毛泽东听后没有轻率表态。他说:“你先在这里好好治眼晴。我去调查一下看看。”第二天,他让秘书将谭世瑛送到北京的苏联红十字医院治疗眼疾。5月17日,毛泽东亲笔给中共湘乡县委写了一封信,了解谭世瑛的情况。县委接信后迅速到石洞乡(今龙洞镇)调查,并写成材料向毛泽东汇报。

6月4日,谭世瑛在医院给毛泽东寄去诗一首,并写信说自己眼疾已基本治愈,打算近日离京返乡。8日,遵照毛泽东的安排,田家英给谭世瑛送皮箱一口,里面装有三身衣服、一双皮鞋、一只放大镜、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一册乐府诗集、一大包谭世瑛爱吃的荔枝,另有毛泽东的一封回信。信中告诉谭世瑛“应当在新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去看问题,逐步地把你的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毛泽东重情重义,但又没有为情所动,仅听一面之词,而是公私分明,极讲原则,以调查研究给了谭世瑛一个满意的答复。

关闭  X

基地地址:湘乡市东山办事处书院路 1 号

联络电话:0731-56781988

重点推介:东山书院、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毛泽东主席铜像

特色美食:湘乡小龙虾、湘乡教堂鸡、湘乡蛋卷、火焙鱼、湘乡烘糕

周边热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故居)、彭德怀故居、陈赓故居、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水府旅游区、曾国藩生平研究馆

交通提醒:基地毗邻韶山高铁南站,2 路、102 路、103 路公交车均可达

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由湘军将领、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倡修,初名“东山精舍”,后经多次更名。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为“东山学校”,沿用至今。东山学校建校之始便废科举、兴新学,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走出韶山冲、踏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站,也是开国大将陈赓、谭政,著名活动家易礼容,著名诗人萧三,杰出学者萧子升、黄国璋、汤璪真,革命烈士毛泽覃、杨幼麟等仁人志士早年求学之所,可谓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深具爱国传统和革命渊源。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